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的保护与健康。这一时期儿童视觉功能具有可塑性,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可以减轻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和避免终身视力残疾。但是由于幼儿认知水平有限,不会表述,而视力异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家长难以发现,所以儿童定期体检时进行视力筛查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的话,眼睛黏膜容易出现一些细菌感染,甚至受到损伤。所以为了保护好视力,平时最好多加强对眼睛的防护。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健康卫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央视报道,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居世界首位,其中45.7%小学生近视,74.4%初中生近视,83.3%高中生近视,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此外,也有很多人受眼部疾病的困扰。
如果发现儿童有近视的迹象,应该及时到体检机构进行检查,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眼镜。另外,必须注意眼镜是医疗用品而不是一般商品,质量优劣至关重要,所以一定要到大型体检中心或有信誉的眼镜店配镜。
用眼不良习惯
1.用手揉眼睛
俗话说:“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其实眼睛里不仅进不得沙子,比沙子更微小的细菌,会对眼睛造成看不见的伤害。揉眼不但不卫生,除了易引发麦粒肿,红肿疼痛等炎症,还有结膜结石。早期结膜结石的程度轻,还比较好处理,但长时间积累的结膜结石,就会在结膜表面产生摩擦,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角膜溃疡、糜烂,直接影响视力。
2.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玩电脑、刷手机、躺着看电视这些行为都在影响伤害孩子们的眼睛。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用眼过度,疲劳之时反复按揉,很多时候忘记了洗手。而电子产品上常常附带一些病菌、病毒和螨虫,揉眼睛会让这些不干净的东西趁虚而入,时间一长便会导致感染、过敏、发炎,出现眼红、眼痒、有异物感、眼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症状。
3.阅读光线不适当
在阅读和写字时,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对眼睛造成损伤。当环境太暗时,眼睛为了看清目标,一定会更靠近目标,仔细进行捕追,这样时间一久,就自然而然地使眼睛的屈光系统产生变化,而发生近视。反之,当环境太亮时,使人感到刺眼或产生目眩,较细微的地方也会因此而看不清,眼睛所承受的负担也会自然加重,睫状体呈现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眼睛疲劳。
用眼健康措施
1.休息眼睛注意卫生
保持用眼健康包括休息和卫生两个方面,而后者是容易被忽略的。各位家长和老师,除了每隔一至两小时提醒孩子休息眼睛,定时做眼保健操外,无论是揉眼、做眼保健操,均要保持双手卫生。保持的方法也极简单,即手指接触眼部之前,先用清水冲洗不低于20秒钟。另外,对每天接触的电子产品及时清洁和杀菌,做到防范于未然。 2.摄入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我们能看见东西,离不开它的参与,维生素A缺乏,容易造成干眼症。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平时要有针对性食用一些动物肝脏、鱼肝油和蛋奶类食物,外加一些高维生素A含量的深色蔬菜,主要包括: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等。对中老年近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