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3年5月
观察地点:科学区
观察幼儿:郭兰泽
幼儿年龄:小班
观察教师:宋红艳
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沉浮”科学实验表
在区域活动时,兰泽小朋友来到了科学区,兰泽小朋友先观察了一下这个表,根据已有经验兰泽知道箭头往上⬆️是浮上去,箭头往下⬇️是沉下去。
兰泽小朋友先观察了小球,猜想这个小球会浮上来,就拿着笔在猜想的地方画上了箭头朝上⬆️,猜想完就要开始实验了,兰泽小朋友把小球丢进水里,小球没有下沉,说明兰泽小朋友的猜想是正确的,小球会浮上来,在沉浮的地方画上箭头朝上⬆️
兰泽小朋友开始猜想小梳子,拿到小梳子先观察再猜想,猜想完在猜想的地方画上箭头⬆️,猜想完开始做实验,实验结论:小梳子太轻了会浮上来。
兰泽小朋友观察了一下石头说:“这个肯定会下沉呀”,兰泽小朋友在猜想的地方画上了箭头朝下⬇️,画完就开始做实验,兰泽先拿了一个小的石头说:“这么小怎么可能沉下去呀” 小石头沉下去了。
兰泽小朋友换了一个大的石头,大石头也沉了下去,证明兰泽小朋友的猜想是正确的。
兰泽小朋友说:“这个树叶肯定会漂上来”,兰泽小朋友在猜想的地方画上了箭头朝上⬆️,开始实验,树叶🍃在水里漂着,兰泽小朋友猜想的非常正确。
实验做完了,教师:“晨晨,为什么你猜想的全正确啊?”晨晨:“因为我经常做实验” 兰泽小朋友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
做完实验,兰泽小朋友开始整理材料,一一归类。
观察分析:
通过这个科学实验,我们感知到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大胆的探索、尝试了物体沉浮的方法,发展了探索精神。
教师反思:
在新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观察指导法。
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镜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编辑人:宋红艳
供稿人:宋红艳
审核:李洪英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