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聊到了睡眠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患了睡眠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常见的选择是一失眠就吃安眠药,这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重病情。
其实,失眠不能算是精神科的特殊病种,是跨学科的,精神科医生主要从焦虑和抑郁的角度来“破解”失眠。
综合医院设置“心身门诊与睡眠门诊”,除了临床上的考虑,还有更多的“社会学”方面的考量。
原因 1:不知道失眠需要来医院看“心身门诊”
大多数情况下,失眠都是由焦虑和抑郁引起的。
患者在外面兜了一圈没解决问题再到我们这里来。通常失眠的人都希望掩饰或者否认自己在精神状态上的问题。其实,只要你愿意信任医生,失眠最好是让精神科医生先来看一下最好。
原因 2:害怕暴露或本身已有“心理问题”
很多患者家属都会有这样的观念:有心理问题是件令人感到羞耻的事,来看心身门诊的人就是有心理问题的。所以医生往往被要求“冒充”是家属的朋友去患者家里,或者是去外边隐私的场所,去给患者偷偷摸摸的“看病”。当然,这样做既是违背精神卫生法相关规定的,也是对患者治疗徒劳的行为。
更多的时候是医生的亲朋好友,遇到心理问题,不愿意来医院,希望约在其它场合聊天看病。
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经历压力或者变故,失眠就是一种最高发的临床症状。
这样的情况一旦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心理问题,自己也能意识到,很希望得到专业的帮助,但又因为“人言可畏”,害怕别人认为自己“精神了出问题”,对工作和生活造成更进一步的困扰。
所以大家觉得在医院之外的场所和医生交流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尴尬”,于是大量的“心理工作室”应运而生,当然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原因 3: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没有信任
心身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看失眠的患者,专业诊断上来说就是抑郁症或者焦虑症引起的,但是医生如果直接把问题告诉他,很容易引起患者强烈的排斥情绪。患者会反复强调自己就是睡眠不好,没有情绪问题,也排斥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但如果只是给他们开具安眠药,而不针对情绪进行治疗的话,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重病情。
因此,不给患者下诊断,只是针对睡眠问题治疗,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是可以接受的,慢慢地等患者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他们会和我建立起信任关系,在有稳定的医患关系建立后再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让他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改变观念、规律作息。
其实治疗并不难的,难在治疗关系的真正建立。睡眠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让这些有其他心理问题的患者能够没有障碍地来看病。
当你如果正深受睡眠问题困扰,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1.转移注意力
将注意力从睡眠问题上转移开,最关键的,还是解决那些突发事件。把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划分成阶段,明确每个时期的目标,一步步去做,成就感会大大降低焦虑。
2.听音乐或自我放松练习
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和尝试能够自我放松的练习方法,感受自己紧绷的神经和肌肉变得松弛,意识慢慢进入想象的放松情景中,身体自然而然会放松下来。
3.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规律作息,营造安全、舒适的睡眠氛围,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很重要。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亲友出现了睡眠方面的问题时,短时间内有这些反应,并不会给健康造成大的损害,但是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恢复,那就要引起重视,及时调整,自己解决不了的,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