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
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
锣鼓声声带来六月的风华,一股淡淡的艾香溢入鼻腔。带着枣香和菖蒲,艾草的清香,又是一年端午至。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增强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双语学校八年级十四班开展了以“弘扬端午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让端午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家园,让同学们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为了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我们十四班开展端午节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端午的由来以及端午节的习俗。
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在五月初五那天爱国诗人屈原怀抱大石投入汩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蚱🦐伤害屈原,将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就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
同学们向家人学习包粽子的方法:粽叶舞动,草绳穿梭,一张张翠绿的粽叶在手中翩翩起舞,忽而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忽而又一头尖尖,好似龙角,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诞生了。
妈妈说,香香的粽子是思念,青青的粽叶表惦念,粘粘的糯米是挂念,红红的大枣表想念。以前的粽子就是用糯米一种原料做成的,现在粽子的原料中又增加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挂艾草可以驱赶蚊虫,防止疾病传播。挂艾草可以驱邪避毒保平安,此外挂艾草还可以祈求吉祥,招百福,使主人身体健康,端午节挂艾草也是一种民间信仰和习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与独特魅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双减”下校园生活带来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彰显了我校坚持创生教育育人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