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柘皋夏至节龙舟表演 (摄影远程)

山里人
创建于2023-06-23
阅读 3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巢湖,地处江淮之间,水域广阔,河网密布,稻禾种植历史约四千年左右,农耕文化历史悠久。

   在巢北柘皋一带,自古即普遍有过夏至的习俗。“不慕城里端午节,农家最爱夏至天。”重视夏至节,在巢北一带尤盛。夏阁、柘皋、苏湾、栏杆集镇等地乃至含山一带,对夏至节的重视程度不亚于端午节,有的地方还有“轻端午,重夏至”习俗。

    对夏至节的重视,是农耕文化在巢湖大地留下的深刻印痕。

   2016年11月,中国的“24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经历数千年,其中只有清明、夏至、冬至3个节气如今被作为节日来过。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

   旧时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夏至节相传始于商周,《周礼》记,夏至日,人们常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至宋朝,官员每遇夏至,还享有“放假三日”的礼遇。《辽史》则记载:“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因彩扇好驱暑热,香囊则可驱蚊子与抑臭。在清之前的元、明两代,夏至日皆全国放假一天。

   柘皋夏至节,既有悠久的民族传统,更有其独特的内涵内容。

   据清康熙《巢湖志》记述:“夏至,以火日作醯酱,麦始新,即用面为不饦,俗呼饺,相馈送。”

   柘皋民谚:“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寓意自夏至起,日渐短,夜渐长,时光宝贵。

   每年夏至时,柘皋乡野农事大定,新谷登场,蚕豆、豌豆成熟。农民乘农事稍闲之机,过一天节日,作为紧张劳作的整休。农家用新菜籽油、新麦面制成点心,炸南瓜花,摘新鲜的桃子等瓜果供大家品尝。这在当地,被称作“歇夏”。

    夏至节这天,已经订婚的男方要给女方送去比较丰厚的礼品,被称为“送夏”。除送烟酒绿豆糕外,还要给未过门的媳妇买衣服、鞋子等夏令用品。新婚的女儿、女婿也要带上礼品到岳父母家过节。节后回家,岳父母要做“洗脚粑粑” 给女儿带回家,散给左邻右舍。

   在柘皋,夏至节又俗称“放牛节”,据传与朱元璋有关。相传,朱元璋少时流落柘皋乡下,给地主家放牛。由于他聪明勇敢,具有号召力,渐被放牛娃们拥为“头”。当了头的朱元璋在某个夏至节前,带领一群放牛娃集体向地主提出要在夏至节饱餐一顿、休息一天等要求。地主迫于众怒难犯,且怕耕牛无人喂养,农耕受损,便同意了。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夏至节便越发为柘皋乡下农民重视。从此,世代沿袭,每逢夏至,牧童放假一日,主人给牧童草帽一顶、毛巾一条、糕点若干,以示犒劳。   (摘自网络)



阅读 3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