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爱国

韦忠
创建于2023-06-22
阅读 2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相传,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的屈原,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这个节日给人们传承的是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时刻萦绕在每个人心中。

       爱国主义,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在端午节之际想到屈原、想到爱国,是最正常的事。然而,为什么要爱国?在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还要不要牢记爱国?怎样才能做到爱国?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认真思考的。

        为什么要爱国?这个问题在年少的时候我很少思考,只是别人喊爱国,我也跟着喊;领导讲要维护祖国的荣誉,我也就知道不说国家的坏话;领导要求升旗时要行注目礼,我也跟着做。为什么屈原会因为楚国被灭而殉国?为什么在歌曲中把把祖国比喻成“母亲”?这些问题我很少思考。

       近些年翻看高中的《思想政治》,在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命题时,我深切地感到,教材通过列举历史事实来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脉络是非常清晰,我是认同的。在思考为什么要爱国时,我首先在网上搜“国家”一词,得到的结果是“国家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便想到人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中生活的。这在考古的历史事实中也得到了印证。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国家”这个共同体由其中的每一个“人”构成,而“人”离不开国家这个共同体而生存。我们每一个人是国家中的一份子,而每一个“一份子”都不能离开国家而生存。所以,祖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能不爱国吗?——屈原在他的祖国灭亡时的悲哀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爱国主义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历史事实是,绝大多数时间,我们是处在被侵略的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涌现的伟大的爱国者之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汉代的苏武,宋代的岳飞和文天祥,明代的戚继光,清代的林则徐等等,至今仍为全国人民所崇拜,至于戴有‘爱国诗人'桂冠的则不计其数。唯物主义者主张存在决定意识,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这个存在决定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我们必须爱国!

         历史上唐明皇时代经过了开元、天宝之治,天下安康,太仓里的米多得烂掉。举国上下,忘乎所以。然而,“渔阳颦鼓动地来”唐明皇仓皇逃蜀,杨贵妃自缢马嵬,几乎亡国。这一事实证明“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居安思危应该是常态。所以,在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还要不要牢记爱国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端午节牢记屈原,常思忧国之事意义甚大。

         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的故事不胜枚举,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再一次告诉我们——“爱国”不能只是口头上的事,必须要通过实际行动奉献,才是真正的爱国!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人,牢记“位卑未敢忘忧国”,做好本职工作,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爱国!

         谨此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阅读 2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