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灿烂七月盛夏天的到来,紧张充实的一学期的工作也将画上句号。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4、15 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放松自己,需要探索的东西多,教学任务繁重。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1)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基础,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一定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取舍,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2)及时检查并批改作业,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批改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有力手段,同时对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打造一节最满意的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打造的最满意的课《壶口瀑布》,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地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
附教案:
17《壶口瀑布》
郑坑
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的典型特征,品读语言,体会文章风格特点。
2.感受本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景物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3.领会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重点:感受本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景物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难点:领会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壶口瀑布”视频。
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美丽风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庐山的瀑布景象,今天我们跟随作家梁衡来领略壶口瀑布的雄壮气势。
二、任务一: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结构梳理
学生回答。
出示明确: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者雨季看到的壶口瀑布。
【第二部分(第3—4段)】写作者枯水期看到的壶口瀑布。
【第三部分(第5—6段)】由水写到石,再到写黄河博大宽厚的性格进而写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三、任务二:走进文本
观看雨季的壶口瀑布和枯水期壶口瀑布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1.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中壶口瀑布的语句。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雨季的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
明确:
从【听觉】角度来写,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从【视觉】角度来写,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感受是:急慌慌、心还在不住地跳。
壶口瀑布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2.作者是如何将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描绘出来的?
明确:
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的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3.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河水?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写上游的河水,“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挤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通过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奔腾激越的情势。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写龙槽壶口的河水,“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无形的大洞吸着,顿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的景象。河水被碎成点,碎成雾,变成了水的另一种形态。
“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了其柔的一面。
③写眼前的河水,“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的窟窟窍窍……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切出一道深沟。”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河水坚强,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
学生畅所欲言。
小结:
作者两次观看壶口瀑布:第一次是雨季的壶口瀑布,观看的感受是雄壮伟大;第二次是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观看的感受是气势磅礴、柔和细碎、刚中带柔,有刚柔相济、坚韧不拔的特点。
四、探究学习
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明确:
①想到了人——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作者看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人的各种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
正因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想到民族精神——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2.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怎样理解文章第6自然段?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
概括了黄河伟大的性格,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他由黄河的“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和“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的歌颂。
五、课堂小结
明确: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再次描写了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以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壶口瀑布的美,第一个层次是描写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意境的美;第三个层次是哲理的美。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通过品味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情感,理解黄河伟大的性格。
不足之处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朗读来再现文本之美,体现文章的魅力,感受黄河的精神。
三、加强课外阅读、写作和习字训练
这一学期来,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学期我继续加大训练力度。为此,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阅读两篇课外文章并作读书笔记。
同时,两班里也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不认真,为了提高他们书写能力,我规定他们每天必须练字,每天一页,每周一交上来。所练内容主要是以字帖为主,也可以以抄课文,总之要认真书写。并用专门训练的硬笔书法纸书写上交,评选优秀作品张贴表扬。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他们进步还真不小。
四、加强学习训练,提高专业素养
(1)师生共读促成长
本学期,我与学生共读《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开展名著分享活动,与同科组老师共读《精致语文:听徐杰老师评课》;观摩肖培东名师课例《桃花源记》等。通过师生共读,引领学生成长,我在书中也获得成长,加深理解,提升自己。
(2)培训学习提升自我
本学期多次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活动,深受启发,提高了自己专业理论水平。
(3)教研听课完善自我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公开课,示范课,考评课等20多节,并通过参与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听别人的课,也让我思考自己课堂上的问题。在听课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在听课评课中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紧张而又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落下帷幕,本学期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一点思考
一路走来,一路坚持,有过彷徨和迷茫,但更多出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努力。作为语文老师,需要一份语文人的教学情怀!语文教学,需要一份持之以恒的耐心和静待花开的睿智!因为每一朵花有它的花期,有的快,有的慢,但都会开花。语文学习是一个由少到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厚积薄发才能有更美好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