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科技之光(十一)

药苑老农
创建于2023-06-22
阅读 7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近当代科技领军人物七律诗题(十一)




李斯达  试作




相关资料、图片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天体物理学家方成

 

听天由命报专业,靠眼岂能观太阳。

仰望苍穹新意涌,俯窥大地激情强。

太阳塔式远望镜,谱线耀斑速度场。

波段二维光谱测,人师世范美名扬。


注:

方成,1938年8月10日生于江苏江阴。天体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首先系统掌握与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发展了整套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性和速度场、耀斑动力学模型和光谱诊断等研究中获重要成果;主持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座太阳塔、创建了太阳塔实验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小行星国际编号 185538。

天体力学家孙义燧


“余维一不变环面”,流体彗星影响真。

地位崇高成果献,天章复杂斗牛巡。

先驱事业上云路,利禄功名入世尘。

水墨画风增感觉,教研学术尽功臣。


注:

孙义燧,1936年12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天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义燧长期从事天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当选为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小行星编号为185640。

孙义燧院士与程崇庆教授一起证明了“余维一不变环面”的存在性,这一重大成果被应用于流体力学和彗星运动的理论研究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学家谷超豪

 

教研数学获丰功,混合高阶理论雄。

映照调和孤立子,超穿音速绕流风。

巴科变换问题解,杨米方程规范攻。

莫管人言数无味,毕生我道味无穷。


注:

谷超豪(1926年5月15日-2012年6月24日),汉族,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明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调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高维、高阶混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在超音速绕流的数学问题、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波映照和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温州大学校长。小行星国际编号 171448 。

谷超豪诗:“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

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激光打靶核能聚,两弹科研组织人。

宇宙线观云雾室,中微子测自由身。

黉门马帐培桃李,学术文章育凤麟。

战略前沿犹远见,无私许国后昆珍。


注: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小行星国际编号 14558。

粒子物理学家周光召 


从事高能物理真,制研两弹历艰辛。

创开赝矢量流早,部分守恒定理新。

粒子螺旋相对论,格林函数共遵循。

国防建设铸基石,求实集思要职身。


注: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美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第六届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小行星国际编号 3462。

古人类学家吴汝康

 

天然石器长期用,进化过程形态分。

手脚分离躯体直,思维活跃语言闻。

自然物转加工品,生物人成社会群。

顺序特征凭考古,创新求实历风云。


注:

吴汝康,(1916年2月19日-2006年8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人类学家、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解剖学会长、名誉理事长。他曾经发表关于蓝田公王岭和陈家窝、周口店、和县、南京、梅铺、淅川等处发现的直立人化石,马坝、丁村、资阳、柳江、来宾、河套、建平等处发现的智人化石以及开远、禄丰、大兴、柳城等地发现的古猿和猴类化石的多篇论文。他还主编关于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周口店综合研究文集;关于丁村古人类、资阳古人类、南京古人类等的综合研究文集。他提出中国猿人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类特征在从猿到人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辩证过程和顺序,并提出创建"今人类学"这一新学科。小行星国际编号 317452。

化学工程学家侯祥麟 


石油科学化工缘,中国页岩探索先。

关键核心呈技术,高深理论共攻研。

弄潮挺立风潮过,输血筹谋血液鲜。

矢志投身传薪火,基金设置激才贤。


注:

侯祥麟,(1912年4月4日-2008年12月8日), 广东省汕头人, 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任石油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兼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是中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组织领导和指导支持了大量科技攻关,为国家填补了石油石化领域的许多重大科技空白,解决了石油石化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事关国家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建议。小行星国际编号 236845。

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王大中


核能供热新联供,模块高温气冷堆。

海水淡盐堪利用,空调制冷可追陪。

清醒思路指方向,明确目标登奖台。

教育情怀勇开拓,传承报国俊才培。


注:

王大中,1935年2月出生于河北昌黎。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20世纪60年代参与领导了中国自建屏蔽实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70年代中以来,主持领导了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发展工作,提出了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获德、美、日等国发明专利。主持领导863高技术计划重点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堆研究发展工作,并在中国初步建成高温堆研究基地。80年代,开创了中国核能供热研究新领域,主持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成功世界上第一座5兆壳式核供热堆。并领导了利用核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供、空调制冷及海水淡化等研究。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小行星国际编号 192353。

植物学家吴征镒

博大胸怀百川纳,园间野外任纵横。

倾心草木定身份,回首江山露意情。

名字命名三异卉,事功报国一精英。

中华植物活词典,治学育人传美声。


注:

吴征镒,(1916年6月13日-2013年6月20日),江苏省扬州市人,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校奖获得者。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他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纲系统"新观点。小行星国际编号 175718。

黄土之父刘东生

踏遍江山自然考,领先世界奏强音。

海洋沉积变迁探,极地冰芯研究临。

黄土成因尔平息,地球故事独讴吟。

追求科学勇开创,不朽丰碑后辈钦。


注:

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 ,辽宁沈阳人,籍贯天津,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被誉为"黄土之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得主。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平息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创立了黄土学,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因其对中国黄土沉积的杰出研究成就,获得国际环境最高科学成就奖--泰勒奖。小行星国际编号 58605。



待续



作者简介


李斯达 网名 药苑老农 男 医院退休人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厦门市、香港诗词学会会员。现任中华诗词论坛[深圳诗词]版主、深圳诗词学会理事、学会文艺工作室副主任。


阅读 7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