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端午至,片片粽叶裹温情。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我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我们的节日——粽叶飘香 浓情端午”主题系列活动。
绘诗情画意,品端午情怀。为了庆祝我们的传统节日,同学们捏起了彩泥,从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中撷取灵感,发挥创意和想象,通过捏造型的方式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故事等文化内涵呈现在一幅幅作品中,找寻“端午节”的踪迹。
话端午文化,承中华文明。在端午节主题班会课活动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端午的“端阳”、“重五节”、“诗人节”、“龙日”等不同名称的内涵,以及端午悬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吃咸蛋、吃粽子等各地不尽相同的民风习俗,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之间分享了课前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由来,讲述了屈原的故事,让大家明白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投壶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当时的文者倾向于内心修养,投壶这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正适合他们的需要。此外,由于社会发展,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今天,同学们也从游戏中得到了乐趣。
为践行劳动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学校组织了四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校食堂开展包粽子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拿起粽叶,兴奋又认真地学习起了如何包粽子。
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忙得不亦乐乎,大家你争我赶,不甘落后。
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漂亮的三角粽子、四角粽子就包好了,老师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还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乐开了花,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参加这次包粽子活动特别开心,不仅学会了如何包粽子,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与浓浓的节日气氛。
包粽子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端午节独有的传统习俗,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啦!活动中,大家互相交流,分工合作,共享劳动成果,不仅增进了师生情谊,更凝聚了孩子们的同窗友谊。
通过端午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仅直观的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在尊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受到爱祖国、爱生活的教育。
总编:张俊 廖汉宇
主编:韦荣媛
撰稿:周佳蓉
图片:全体班主任及政教处
审核: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