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黄华小学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更多、更优、更美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以此进一步深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在校园绽放。
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二十四节气,是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老师一起走进“夏至”。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大家好,我是黄华小学三(2)班的韩宇祥,我今年九岁了,是一名活泼开朗的男生。我有许许多多的爱好:阅读、运动、画画……,其中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了,阅读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大家好,我是黄华小学三(2)班的宁怡鑫,我今年九岁了,是一名活泼可爱的女生。我有许许多多的爱好:跳舞、唱歌、读书……,其中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了,读书可以让我认识很多朋友,看到很多美妙的风景!
大家好,我是黄华小学三(2)班的张雨菲,我今年10岁了,是一名开朗乐观的女生。我有许许多多的爱好:跳舞、画画、读书……,其中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了,读书让我增长智慧,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2023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四,夏至至。古时又称它为“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我国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谚,说的是过了“夏至”,白天越来越短,每天做针线活,用的线也一天比一天少。
“夏至”时,新麦登场。人们在这一天吃面,既表示“夏至”这天最长,也有庆丰收,尝新麦之意。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养生正当时,我们可以多吃苦瓜、黄瓜、荔枝、茼蒿、苦菊等,生津止渴,增进食欲。同时调息静心,适时午休,来度过这个炎炎夏日,因为“心静自然凉”嘛!
夏至 · 三候
一候鹿角解
夏至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蝉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起来,但它只能活一个夏天。在酷热里大声歌唱的蝉,等到秋风吹来的时候,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三候半夏生
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小溪边或水田中生长而得名。
夏至 · 诗词
子夜吴歌 · 夏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
【宋】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宜吃西瓜、黄瓜、荔枝、杏等,生津止渴,增进食欲。
夏至这一天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夏节”,是名副其实的“大节”:清代的百姓在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吃新麦制成的饼、馍,谓之“尝新”。更有俗语云: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时节,消夏防暑首先要及时补水,家里可常备绿豆汤,西瓜汁等。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在夏至时节,还有互赠折扇的习俗,“扇”谐音为“善”,寓意给对方带去清凉和美好。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都说“立竿见影”,可在夏至这一天,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冬日里,我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长长的,可是今天孩子们很好奇自己的影子到底有多短呢?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南风来去吹香远,夏至圆荷初绽放。”夏至是观赏莲花的最好时节,民间把6月24日作为荷花的生日,早在宋代就有“观莲”节了。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大家都听说过冬至九九歌,那你知道夏至也有九九歌吗?
《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孩子们拿起自己的画笔,纷纷表达自己对夏至节气到来的欣喜之情。
在经典里品时节、在习俗中寻“根源”,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节气文化的理解,更能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让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大力播撒学生的心间,让它生根发芽,由树成林,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