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菖蒲酒美清尊共!
在这美好的初夏时节,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首先祝大家端午安康顺遂!
一、出行安全教育
据统计,近年端午节首日交通事故占44.4%。包括酒驾醉驾、高速追尾、车辆翻坠、未使用安全带、未佩戴安全头盔等。
警示:假期出行,要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文明出行。
1.牢记交通规则。
在马路上,紧牵孩子的手,不低头玩手机,不走机动车道,远离车辆的盲区。
在开车时,拒绝超速、超员,拒绝酒驾、疲劳驾驶,禁止孩子将头手伸出车外。
2.规划出游路线。
开车时,避开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的路段,不要将车停在土坡、悬崖旁。
游玩时,不去偏远、人烟稀少、未经开发的景区,提前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3.避开极端天气。
出门记得查天气。雷雨天气不外出。打雷闪电拔电源。遭遇内涝要撤离。滑坡山体不靠近。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
每年端午期间,儿童淹溺事故频频发生。溺水悲剧多发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警示:天气再热,家长不要放任孩子游野泳,确保看护到位。
1.禁止孩子野泳。
不准私自游泳;不准到野外水域玩水;不准擅自和同学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监护时游泳;不准到无救生员和救生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准盲目下水救人。
2.不要冒险玩水。
不在河边追逐打闹;不在河边烧烤露营;不在身体不适时游泳;不下河里捡东西、摸螺蛳;不往水库、海洋深处游去;不要冒险跳水、潜泳、和同伴比赛。
3.家长密切看护。
提醒孩子充分热身。和孩子保持近距离。视线不能离开孩子。别喂孩子吃吃喝喝。发现不妥马上救人。
三、居家安全教育
儿童意外伤害44.5%发生在家中,家庭安全隐患成了隐形“杀手”。
警示:放假期间,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避免意外发生。
1.谨慎使用火电。
使用电器,不要超负荷用电,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要在家中给电动车充电。使用燃气,要注意通风换气,要避免孩子烧伤烫伤,用完后记得关闭阀门。
2.收好危险物品。
细小物件,如笔帽、瓶盖、硬币等,孩子误吞容易窒息,建议家长收拾好。尖锐物件,如针、剪刀、菜刀等,孩子操作不当容易割伤,建议家长加强监护。
3.节制使用网络。
每日玩手机有限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网上交友必须谨慎。保护妥当个人信息。杜绝一切网上转账。
饮食健康教育
端午期间,许多孩子因过量吃粽子而引起胃肠道不适,消化疾病高发。
警示:粽子虽好,但切勿贪吃,儿童和老人适当品尝就好!
1.少吃时令美食。
吃粽子,不要贪吃,不要空腹吃,不要冷着吃,有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多吃。
吃咸鸭蛋,每次不超过半个,有高血压、肾脏疾病和过敏史的人群最好不吃。
2.注意饮食卫生。
讲卫生,吃东西前先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用不洁餐具,吃饭使用公筷公勺。
讲营养,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多吃鱼、肉、蛋、水果、蔬菜。
3.预防传染疾病。
外出尽量佩戴口罩。
饭前便后要洗手。
室内常开窗通风。
勿长时间吹空调。
注意灭虫和灭蚊。
防拐骗安全教育
外出要谨防陌生人拐卖儿童,主要发生在人流密集的火车站、菜市场、学校和医院。
警示:防拐防骗,需要增强孩子的防骗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外出提高警惕。
出去玩,要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同学结伴而行,最好有大人陪同。在户外,不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不独自走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
2.防范搭讪路人。
陌生人搭讪,不予理会,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或食物。陌生人敲门,不予回应,将门反锁好,若对方持续敲门,可求助物业或打110报警。
3.被拐立即呼救。
哪里人多往哪跑。抓住栏杆不放手。大声呼救求帮助。父母电话要记牢。及时报警来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