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弥儿》

用户10543889
创建于2023-06-21
阅读 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爱弥儿》所提倡的是一种大教育观,理想状态下的教育,一个教师只教一人,从孩子出生就选择一位良师陪伴孩子一生,这里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作者介绍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作品介绍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一卷:婴儿期(0-2岁)

第二卷:儿童期(2-12岁)

第三卷:少年期(12-15岁)

第四卷:青年期(12-20岁)

第五卷:婚姻

经典语录

1.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2.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极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3.儿童是有它特有的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感       悟

       关于“自然教育”,卢梭主张自然教育,重视孩子童年的快乐,十分反对超前教育。我赞成大人应该帮助孩子,让他们度过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现实生活中揠苗助长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掌握一切在他们看来有用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完全忽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年龄段可以掌握什么。

      读完这本著作,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足够重视对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性。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值得:“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事物的习惯。”这正提醒了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热爱学习,主动地去学习。“一个教师!啊,是多么高尚的人!……事实上,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卢梭的这种想法时时提醒我们注意,我是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阅读 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