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树

Qiu Ziyue
创建于2023-06-21
阅读 2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起源】

    一日餐后散步,走到了饲养区,旁边的一棵枇杷树上新长出的枇杷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树上的枇杷什么时候才可以吃。随着聊天的深入,他们的话题从“想吃枇杷”转向了“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为了一探究竟,我们的数“树”故事开始了......

【活动过程】

    “哇,枇杷变黄了!”

    “马上就可以吃了,去年老师给我们采的可甜了。”

    “你看旁边的柚子树,可以长出很大的柚子来呢。”

    “我们幼儿园里有好多棵果树,我还看见桃子树了,上面还有小桃子。”

    “还有山楂树,矮矮的。”

    “我们幼儿园里有好多树。”

    “有100棵树。”

    幼儿园里到底有多少棵树呢?这是一个有趣又非常实际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亲身体验一下“数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反思: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结合孩子们兴趣点,我们以幼儿园里的大树为点数对象,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支持、尊重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新的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一、第一次数树

    明确了要“数树”的任务后,在散步的后半段时间里,孩子就直接开始数了,结果是以失败告终。一开始他们手口一致地点数,很快就进行不下去了。“我数着数着就数乱掉了”刘婉苏说。“我忘记数到哪一棵了,吴桐叫了我一声,我就数乱了”张轩铭说。

    看来主要的问题在于直接数会数乱掉。孩子们一起讨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不数乱。大家各自想了办法,在教室里寻找了自己可能需要用到的材料,准备重新数一下。陈钰清找来了蜡笔和记录纸;王诗晗和顾辰轶选择了颜料和记录纸;宋亦念拿好了一下小卡片......

    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又开始数树了。王诗晗、顾辰轶、张廷睿、王晨瑜、吴桐、张轩铭的方法一致,每数到一棵树就在纸上画一棵树;陈钰清和顾嫄每数到一棵树就在纸上画一片叶子;刘婉苏是用点点来代表大树,每数到一棵就在纸上画一个点点;宋亦念每数到一棵就拿一张小纸片;程雨豪和薛家玥的方法是每数到一棵就在纸上写一个相应的数字。想要解决数乱的问题,孩子们这一次都想到了记录的方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点数、记录。最终,我们汇总了孩子第一次数树的结果:每个人的结果都各不相同。

    教师反思:《指南》科学领域,数学认知目标中指出:“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数完了大树,但是每个人的结果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对于教师和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我们数完了大树,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结果都不一样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通过回忆、反思,孩子们发现了可能导致数错的一些可能性。

“我的纸太小了,我画了几棵数就画不下了。”

“树太多了,我数不过来。”

“有的数我不小心幼数了两遍。”

“我又数乱掉了。”

“数着数着,我就忘了记录了。”

“我不知道21应该怎么写”

经过反思,我们发现,孩子们选择的原以为可行的记录、点数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树太多了,容易数乱,点数到的大树和纸上的记录符号数量不符。

教师反思:《指南》科学领域,科学探究目标中指明,中班的孩子能用图画或者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自发选择了数字、图画、实物替代等方式进行记录。可以看出,小朋友们都有意识可以选择符号记录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如何更为科学有效地记录,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一、第二次数树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树很多,但是怎么才能不数乱呢?经过小组讨论,小朋友们发现了一个之前数树的漏洞:没有给数过的大树做上标记。原来不光需要在记录纸上点数到的大树,也要给大树做上记号,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知道哪棵已经数过,哪棵没有数过,可能可以解决“数乱”的问题。

    因为有些孩子选择的方法是一样的,所以这一次数树活动我们按小组进行。孩子们自由结伴,商量、讨论后,搜集了一些做标记和记录的材料。篮筐里的材料非常丰富:树枝、黏土、瓶盖、毛茛、纸盘、压花机、记录纸、蜡笔等等。

教师反思:《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活动组织中指出:“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通过小组活动创设了一个宽松、舒适的探讨环境,孩子们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合作,互相帮忙,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经验。

    来到操场,孩子们的第二次数树活动开始了。通过跟踪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方法非常多样。第一组将数过的树粘上一块黏土,然后在记录纸上画一个圆。第二组用毛茛系在树上,然后在记录纸上写上相应的数字。第三组用树枝扎在树根边上,第一棵插一根,第二棵插两根,以此类推。第四组用数字表示,从“1”开始,写一个数字,剪下来贴在树上。第五组在数过的树下放一个瓶盖,然后用画花朵进行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了第二次的数树。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给数过的数做上记号,也用不同的方式在记录纸上进行记录。我们又一次进行了汇总,这一次有两组小朋友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和实际的大树数量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这一次,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教师反思:《指南》科学领域教育建议中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通过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的数树过程也在不断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学习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第三次数树

    标记也做了,记录也写了,可是得出的结果还是不一样,且和实际数据出入很大。小朋友们的方法都很好,亲自实践了,也得出了相应的结果,期间遇到的问题也相互出谋划策,两次的数据也汇总记录了,但是数据依然有问题。

教师反思:对于这次活动来说,孩子们参与的过程是最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我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我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最大限度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时,教师也是引导者,当发现以孩子已有的经验和认知难以完成活动时,我们可以给一个助力点,通过我们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靠拢。

    孩子们在数树的过程中还忽略了点:对于幼儿园中大树的分布地点不明确。操场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活动地点,对于操场周围的大树也是比较熟悉的。然而幼儿园里的停车场附近也有很多的大树,很多小朋友却忽略掉了。经过我们的提醒,孩子们实地考察了全园,绘制了一张地图,标注了有大树的位置。

    为了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小朋友们顺利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根据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了一种相对而言比较适宜的方式。和孩子们商量后,大家多很赞成,也都愿意尝试老师的“新方法”。这一次我们以小朋友自身作为记号,每个人选择一棵树站在它前面,我用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期间因为树多人少,不够站,很多小朋友都站了2棵或者3棵树,有了照片为证,我们也能保证同一棵树只“标记”一次。所有的照片拍摄后,我将照片排列并打印。最终照片的数量,便是我们幼儿园大树的数量。

阅读 2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