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实验小学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

【和雅党建·平安校园】
创建于2023-06-21
阅读 12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0:30

        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我校开展了此次防溺水安全主题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溺水的有关知识,从而使学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改变学生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一)家长认识不同年龄段的溺水风险区域

4岁以下孩子溺水的高发地点为家里的蓄水容器,比如水盆、浴盆。

5~9岁儿童溺水的高发地点更多的是在水渠、池塘、水库等。

10岁以上孩子的活动范围更大,高发地点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二)拒绝诱惑四条原则

1.天气再热,不独自到河塘去降温。

2.水景再美,不到野水中去感受。

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三)记住四个不等式

1.浅水区≠ 安全区

浅水区同样有风险,可能有波浪的冲击,被卷入深水区;水底太滑,导致人站立不住;在情况复杂的水域,可能水底突遇深坑。

2.游泳圈≠ 救生圈

普通游泳圈标准不够,还可能脱离身体。

3.会游泳≠ 能救人

即使是游泳多年的成年人,下水施救时也是十分小心。救援者要带溺水者游到岸上,需要相当的力气,很多成功的救援也是靠多人协作。

所以,孩子们不可依仗自己会游泳,贸然下水施救。

4.景观池≠ 戏水池

因为小孩身材瘦小,即使景观池水浅,也容易导致溺亡。景观池中的水景喷泉需要用电,有可能水中漏电。

(四)外出“五告知”

去哪里、干什么、和谁去、怎么去、何时回

(五)紧急情况及自救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一般处理办法。掌握自救技能最重要,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尽量把头向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把身上的重物尽量甩掉,比如书包、鞋子;身边的任何漂浮物都要尽量抓住,如木板、树枝等,借住它们的浮力浮在水面,寻找机会抓住堤岸边的设施、大树等固定的物体,不让水流冲走。

(六)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第一步:“叫”(大声呼救)

    当发现有人溺水后应该大声呼叫成年人来帮忙,而不应该贸然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

    第二步:“叫”

    拨打110、120报警,寻求专业救助。

    第三步:“伸”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将身边的竹竿或衣服伸过去给溺水者。

    第四步:“抛”

    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特别强调:发现有人溺水,我们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心肺复苏术)

    溺水事故发生后,民间很多所谓“控水”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可取的,准确实施心肺复苏术才是正确的。

    而向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术时,要注意第一步是开放气道,这个非常关键。“溺水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应遵循A—B—C—D顺序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

    1.上岸后立即检查是否有呼吸与心跳,清除口中的淤泥与杂草;

    2.如果没有呼吸与心跳,先进行5次的口对口人工呼吸;

    3.然后进行胸外按压30次;

    4.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

    5.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

    6.如果有呼吸心跳,让溺水者侧身,便于呕吐,及时清除呕吐物。

注意,在急救的同时,其他人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七)与“溺水”相关的四大错误认知

问题1:人一旦溺水,一定会瞎扑腾并大声呼救,附近若有人则很容易获救?

纠错:溺水事故大多是悄然发生。溺水时,吸入空气是第一需求,当人的口鼻在慌乱中短暂浮出水面,受本能驱使会全力吸气,此时会有大量的水呛水气管,根本来不及发声。

问题2:只要水面平静,下水就不会有危险?

纠错:自然水域水面下的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每一项都可能对人造成生命危险。

问题3:只要获救,溺水者就安全了?

纠错:当溺水者吸入过多的水就会引起呼吸并发症,进而引发继发性溺水或干溺水。此时,哪怕溺水者已经获救上岸,如果不及时跟进治疗,液体积聚仍会导致呼吸窘迫,脑损伤(脑缺氧)甚至心脏骤停。

问题4:只要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纠错:溺水者慌乱中求生时,力量惊人。因缺乏救援经验,热心群众贸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惨剧时有发生。非受过专业训练或者经验丰富者,切忌下水救人,应尽量使用长杆、漂浮物等工具实施救援。

      溺水事故常有发生,在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安全意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一切悲剧的发生。



阅读 12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