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联盟路小学一年级(4)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通过巧手画端午、学包端午粽、用橡皮泥捏彩绳等活动感受中华民族文化魅力,共迎传统佳节。
开展端午主题班会
说端午由来,知传统文化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关于由来,说法不一,主要因各地历史文化不同,产生了多种起源学说。有的说纪念屈原,有的说纪念勾践,还有说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但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因为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胸怀祖国、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这其中隽刻着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与情怀,是中国人对家与国最独特的寄托。
关于端午节的几种起源学说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最初吃粽子也不是固定在端午,后来人们将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挂菖蒲艾草、画额、戴香包、长命缕等习俗,都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巧手画端午,共迎传统佳节
同学们用自己的巧手,绘制了精美的手抄报,一个个可爱的小粽子跃然纸上,充满童真童趣。
学包端午粽,祝福藏心中
片片粽叶,包裹的不仅是端午佳节的仪式感,更承载着亲人浓浓的祝福,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同学们在家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包粽子,充满节日的仪式感。
吃着香甜的粽子,心里乐开了花。
彩泥捏捏乐,童趣满课堂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用以辟邪,称为“长命缕”。
课堂上,同学们用彩泥开心地制作独一无二的“五彩花绳”。
别出新材的“花绳”,戴在每个同学的手上,也戴在孩子们的心里。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通过开展端午主题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感知端午、品味端午、走进端午,感受端午节的神奇魅力,播洒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激发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