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伟人少年时 育学生强国志——记原区党校校长刘印屹为沙河营学校师生做青少年时期周恩来事迹讲座

🌴守望~幸福
创建于2023-06-20
阅读 24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

红色云霞映神州,盛世百年展雄风,苍茫大地红旗飘,无数英烈志未休,头可断,血可流,革命先驱壮志酬,复兴华夏新成就。人民安康幸福,国家兴旺发达,怎能忘代代英杰,世世先驱,致敬前辈,缅怀伟人……

2023年6月20日,一个雨后初晴的午后,沙河营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特邀中共区委组织部、原区党校刘印屹校长做《忆伟人少年时 育学生强国志》主题讲座。

团委书记、教研员郭红丹主持本次活动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教师和两个周恩来班师生聆听讲座。

2021年4月9日,是一个值得永久铭记的日子。我们如诗如画的校园迎来了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会长、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女士等一行10人前来参加“周恩来班”授牌暨子网站开通上线仪式。葫芦岛市连山区厚阳建材有限公司向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捐赠善款,捐赠我校两个周恩来班和作为我校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

今年的5月11日,我校收到了一份远道而来的礼物,原沙河营乡党委书记于涛亲自莅临,带着两幅中国国学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道教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雷鸣东先生为我校两个周恩来班亲笔题词、捐赠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字画。

今天,刘校长和韩校长代表雷明东先生捐赠给两个周恩来班。

韩校长致辞

韩校长对刘校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做讲座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刘校长讲座

刘校长用朴实的话语,炙热的情感向师生讲述了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

周总理一生刻苦好学、积极进取、甘当公仆、无私贡献……这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刘校长用真实感人的事例、生动朴实的语言深情讲述了周总理少年时期的励志求学和毫无保留地奉献了一切,中途数次令我们震惊、感叹、落泪。

“刘校长的讲座既是一堂政治站位高、学术研究深的党史理论课,也是一堂涤荡心灵、洗礼精神的思想教育课。”

政教高校长总结

高校长做总结讲话,并对师生寄予深切希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总理精神传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

他号召各班:

  • 召开主题班会,再学周恩来事迹。
  • 撰写听本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 传承总理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小立下自己的壮志。
  • 传承红色血脉,继承总理精神,多做善事,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周恩来将图片、文字等材料留存。

学习周总理精神就要学习他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政治品格,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坦荡胸怀;要学习他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始终牢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学习他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进取精神,心怀忧患、永不自满,努力提升当好参谋助手的能力素质;要学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要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道德。

少年,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青年,他为中国的明天而革命;

中年,他于外交场上挽回了大国尊严;

老年,他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周总理虽然离去,但他始终被国家,被人民所铭记。他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是周恩来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梦。

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应追寻伟人足迹,孝国孝家,不忘初心,承担历史重托,共同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字:郭红丹

图片:孙雪松  段磊

审核:韩校长

阅读 24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