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此外还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山西十大旅游品牌”等称号。
在山西代县城西北20公里雁门山腰。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
赵武灵王 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 赵国 边民的袭扰,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 赵军 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 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 边保民的战功。秦始 皇 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 蒙恬 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 河套地区 ),把匈奴赶到 阴山 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像一条巨蛇在大地上蜿蜒!
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国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
试刀石:出代县城,走雁门关旅游化路北上7公里,路过试刀石村南有一块特殊的石头,上面赫然留有一道巨大的刀痕。据说这是300多年前李自成攻打北京前路经此地时试刀所留。
镇边祠:镇边祠,建筑规模宏大,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制旗杆一副,设石狮一对。两旁,建有钟鼓二楼,祠院分前后两部分,前院两侧为厢房,正面过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韦陀像。过殿两侧留过道,设东西厢房。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供有一佛二菩萨。
雁门关忠武堂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门阁楼:中华第一关,名字好霸气!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雁门山是山西 吕梁 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O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 断块山 ,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中心区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