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特别是“双减”政策的实施,这都让学生的自我管理时间大量增加。作为主体的他们就要做出转变来适应这种节奏,当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迷茫和心态的困扰。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提供及时恰当地支持,就很可能会出现无所适从或者沉迷电子产品,甚至厌学等适应不良的反应。
为此,我们要分别解析学生每种心态的表现、成因与攻关秘籍,希望能从此预防学生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更好地度过适应期。
一、迷茫感的表现
迷茫感的背后是想独立却往往不能很好自我控制的矛盾。比如,有些家长向老师反应学生在家的表现:“老师,你说怎么办,我们很努力地迁就他、教他,他似乎都听不进去。”
对于家长的困惑,学生却有不同的说法,“他们爱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
其实,如果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有这种抵触情绪很正常,因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节奏比较快,回到家就想能放松休整一下,这时要是父母就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怎么还不去写作业”“你不去写作业就会很晚才能睡了”来催促,本来想去写作业的就不想去写了。
想想自己,也很能体会学生的感觉,上了一天班的我们,回到家是不是就想葛优瘫,学生顺心些不让自己再操心。所以我们都做不到一回家就马上开工,何况是正面临新挑战的学生呢。
无论面对适应期怎样的心理困扰和挑战,我们始终都是积极关注学生行为表现背后的心理需求,不着急用技术用策略达成目的,反而是放下自己的评判,放下自己的目的,放下自己的焦虑,完完全全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积极关注学生,给予学生积极暗示,去看他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这就是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先与学生进行联结,没有这一步联结,敏感地学生都会觉察你所做的都是为了控制,而不是为了他。
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实际上,每一次的问题或困难,的确是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机会。
当学生说“我不知道”时,不要着急替学生解决他的问题。而是不断启发他,有没有补救和解决的办法。“陪她一起想办法”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的关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仅落在行动上,还要落在能力上。先把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先培养起来,再过渡到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一定要相信,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养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
三、成为学生的咨询顾问
当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不会管理时间,可是学生又不服教,如何成为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咨询顾问呢?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系统式家庭治疗师李松蔚老师在《培养自我负责的学生》的课程中提出了“视角转换式沟通”三步法:
第一步:在沟通中遇到不一致,停下来,不要矮化学生的经验;
第二步:认可。当你和学生认识不一致时,站在学生的视角上,承认学生看到是怎么样的,就是什么样。
第三步:启发式提问。站在学生的视角上,继续提问。问学生你打算怎么办?引导学生对一件事做出评估,如何应对,这种应对方式的好处和代价,邀请学生做出决定。
我们也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常用问题,开放式的、没有标准答案的,目标是了解青春期学生是如何思考的,然后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当我们用“咨询顾问”的态度,和学生交流经验的时候,学生自己就会从我们的经验中获取信息,从中判断一件事情带给他的好处、风险、代价、后果,当他判断做一件事情的好处是他想要的,背后的风险和代价是他可以承担的,学生自然会有动机去完成。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行为是因为别人人觉得有好处,强加给学生,那么就算这个行为它真的是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学生感知到的是一种被强加的动力,学生依然不愿意做。
当他们可以自己判断的时候,就会扩展自己已有的假设,吸收不同的经验。这是他们的任务,用真实的世界来检验对错,而不是只靠父母的语言,这是每一个人成长路上必须承担的责任,没人可以替代。
编辑:南亚军
部门:学生发展中心
初审:吴月婷
监审:付成莲
终审:陈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