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桃源十中政教处
创建于2023-06-20
阅读 23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端午节,为每年仲夏,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据南朝梁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民间传说端午节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的说法,但最广为流传是纪念屈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楚国人不舍贤臣屈原,为避免屈原肉身被江鱼分食,人们自发荡舟江河以驱散鱼群,或投米团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后来这个风俗流传下来,逐渐发展成为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端午习俗。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历代诗词中描述了端午景象及缅怀古人的诗词主要有苏轼《浣溪沙·端午》、陆游《乙卯重五造》等。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争论不休。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共有多种说法,我们这里选取了影响最大的几种。

源于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以死明志,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末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先祖伍举,以正直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因此其后代于楚国亦有名声。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国被迫害,投奔吴国。受吴王阖闾重用,大破楚国,北镇齐晋,南服越人,官拜相国公。

吴王夫差继位后,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为伯嚭所谗,不听“联齐抗越”的主张,前484年便赠伍子胥剑,赐自尽。子胥愤恨自刎,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吴王夫差极怒,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由于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130—143),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邯郸淳所撰《曹娥碑》中即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君”即指“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后来,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建以寺庙慰其孝心。另也有传说认为曹娥是五月五日投江,而没有追究其父的溺江时间。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更为古老,本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拟龙形,以避免伤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后世关于屈原、伍子胥等人的传说都是逐渐融入到端午节的习俗中来的。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二、端午食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三、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四、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五、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六、挂荷包和五彩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说可以让五色丝线扔到河里后变成龙,带走瘟疫和疾病。

  七、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八、吃五毒饼,画五毒图

  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人们在这一天把饼上印上五种毒虫,当天吃下去,可以避开这几种毒虫所带来的瘟疫。

  五毒图是为了让虫子们看见后会认为是同类,直接走开,不会再靠近这一家。


  但据统计,端午节的叫法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节文化探索

        我国节日文化丰富多彩,为什么独端午节可以成为四大节之一并最终获得官方的认可被立为法定假日?究其根本是端午节俗中的精神魂脉自远古至今一直在牵动着我们的心神。

       首先,端午节是先民触景生情,对人生和生命一体化精神意识的独特理解和感受。端午节在我们古人心目中是生命转化,万物由新生转入茁壮生长的最佳季节。

       其次,端午节节俗是我们先民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共存斗争中自我保护精神意识的体现。据文献记载,五月初五正是九毒之首,为了驱邪祛毒,于是古人想出许多办法来防病强身,端午节便成了人们打扫卫生和“压邪”之日。家家户户有挂艾叶、菖蒲、食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这些习俗,实际上就是采取一种很简单,但又很实用的办法,来达到我们除病、除疫、保健的功能。

       再次,端午节俗积淀了民族固有厚重的精神内涵。端午节起始与古人顺应节时的养生理念有关。这反映了我们先民自远古以来一直在孜孜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体现。

闻一多先生在当年的《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中指出,端午是我国先民不畏天命,顺势开辟利于自己健康发展的生存环境、健康体魄的节日外化形式。辟邪一类的说道,仅是端午文化的外在形态。所以,端午节的灵魂就在于我国远古先民面对自然界中的不可避免的不利变化,不惧怕、不畏缩的大无畏精神,顺其自然、利用自然,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共渡难关,最后安然地进入新的生活境界。端午节的民族精神魂脉,应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的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是我们后人无法躲避和推脱的重大责任。

端午与健康防疫

民俗专家毕旭玲:端午节驱虫防疫神话及对当下的意义

        在中华传统节日中,不少都有相关的防瘟防疫神话。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与之相关的就有雄黄神话、菖蒲神话、艾草神话等。

       雄黄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矿物,具有杀菌防瘟的效果。雄黄很早就被认为是蛇类的克星,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录说:从前,园丘栖息着很多又大又毒的蛇,同时也生长着诸多珍贵的药材。黄帝想上园丘,仙人广成子教他在身上佩戴雄黄,毒蛇因此都被驱走了。宋代《云笈七签》中的《轩辕本纪》也载:黄帝时期有巨蛇到处害人,黄帝用雄黄把它们赶走了。关于雄黄克蛇,最为我们熟悉的神话可能是白蛇传:许仙在法海的挑唆下,于端午节当天劝白素贞饮下雄黄酒,白素贞因此现出了原形。

        菖蒲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典术》说:尧帝当政时,上天降下精气在庭中化为韭类植物,感百阴之气而长为菖蒲,因此菖蒲又被称为“尧韭”。《春秋运斗枢》又载:玉衡星散落于大地化为菖蒲。从神话内容来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先民对菖蒲的药用价值已经有了一定认知,因此将其神化为上天降下的精气或吉星。因为有这么显赫的出身,先民对菖蒲相当重视,形成了菖蒲崇拜。《后魏典略》记载说:魏孝文帝南巡的时候,在新野的潭水边遇到了两次菖蒲花,他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于是下令修建了一座两菖蒲寺来纪念。

       艾草也是一种很早就被先民认知的药用植物。早在先秦时代,艾草就被用于灸术,被认为是能驱邪治病、杀菌消毒、延年益寿的神草。在江苏如皋,流传着一则汉代方士费长房用艾草治疗疫病的神话。相传,费长房有一次站在海边眺望远方,发现滨海的风水宝地如皋有病魔作祟,于是便下令徒儿带上驱邪神草——艾草前往,艾草治好了当地民众的疫病。此后,如皋民众便形成了在端午节前后供奉鲜艾的习俗。

       上述防疫神话在端午节俗中得到了传承。元代《岁时广记》载:“端午刻蒲剑谓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避邪。”明代《山堂肆考》云:“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明代《五杂俎》也记录说时人于端午日“以雄黄入酒饮之,并喷屋壁、床帐,婴儿涂其耳鼻,云以辟蛇、虫诸毒。”

编辑:田晓薇

审核:姚   洪  谭一军

终审:龙   涛

阅读 23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