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是家庭、学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目前涉及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主要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通过积极施策最大限度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地帮助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顺利地回归社会,成为合格的人才。两部法律共同发力,一体施行,才能真正地保护好广大的未成年人。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我校结合实际在“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期间,针对这两部法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实现法入人心的目的。
一、为了向师生大力宣传两部法律内容,并让师生人人知晓两部法律的相关内容,我校选取其中一些重要的法律条款,制作成宣传展板放置在校园明显位置,让师生可以随时可见,以此烘托法治宣传教育的氛围。
二、全体教职工集中时间分批次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内容,并做好相关学习笔记,提交学习心得体会。
三、各年级利用班会时间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涉及到切身利益的相关法律条文,并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讲给自己的家长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法律知识。
四、让两部法律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各年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逐条地讲解让更多学生明晓这两部法律的重要性。
五、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两部法律相关知识的考试,通过笔试检测提升教职工的法律素质,大大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进程。
总之,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主与法治的推进,都寄希望于广大青少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