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冈、北九州纪行(上)

达实
创建于2023-06-19
阅读 2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福冈县位于日本列岛西部、九州北部,是九州岛上最大的县, 福冈是九州首府,是九州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等,福冈东与山口县相对,西界佐贺县,南邻大分县和熊本县,北面与朝鲜半岛相对。三面临海,交通发达。因靠近朝鲜半岛和亚洲大陆而被称为“亚洲的大门”。

        福冈自然环境优美,是享乐旅游、徒步旅行、海洋体育等野外活动的好地方。海岸线全长310公里,渔业发达,渔产丰富,捕渔量在日本全国居前列,水产品种类繁多,有着“食在福冈”之美名。印染、纺织机械、食品、水泥、酿造、木材等工业也很发达。农业以大米、小麦为主,小麦产量名列前茅。

      福冈距离上海1400多公里,飞行时间差不多1小时20分钟。可以说,福冈是离上海最近的日本大城市。

上海到福冈可以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三年疫情后的第一次出国。还是有点激动的。

浦东机场一部分区域还在修葺中。

春秋航空的值机柜台。经济舱的队伍很长。现在只有去东南亚旅行团比较有人气。

春秋尊享飞的柜台。可以单独值机,优先登机。

日上免税行的人相比疫情前还是不多。

春秋的登机口在浦东机场的最偏的卫星厅,过完安检之后要做小火车过去。几乎没人。

乘坐的春秋已经准备就绪。

开始登机,乘客不少是台湾的。估计从上海中转。

飞机开始滑行

准备起飞,不远处降落的小吉祥。

上海浦东的滴水湖和远处的东海大桥。

飞行途中。

1小时后开始降落,福冈的能古岛。

看到海岸线了~~

飞机视角的福冈塔。

福冈塔

近距离拍摄的福冈塔

开始着陆了。


福冈市中心上空。

座摆渡车,一位老者。

03:55

降落过程

等待新干线从福冈博多到小仓,日本的列车很准时。

车票。

门司港怀旧区

       1889年,门司港开港以后,给该地区带来了发展和繁荣,很多海运公司和商社等机构在此地建设了许多西洋式建筑物。街道的许多地方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的历史见证物,从中依然可以感觉到当年的荣华风光。新建的建筑和商业设施也都采用了当年的建筑设计方式,与古朴的景观保持协调,。这里也有热门的商店和餐厅、美术馆等,是福冈县有名观光地点。

       旧门司三井俱乐部、旧大阪商船、旧门司海关等建筑物均为明治·大正时代所建,内部可以参观。JR门司港火车站至今还使用着大正年代所建站舍,已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

      门司港位于九州最北端,面临关门海峡。二战以前,当地是盛极一时的贸易港口,与神户港、横滨港并称为“日本三大港口”。门司港保留着大量从明治时代至昭和初期的著名建筑,呈现出复古的街区风貌。自昭和时代末期以来,当地开始对街区进行维护和整修工作。1995年,城市型观光景点“门司港怀旧街区”开门迎宾。当地夜景尤其迷人,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门司港怀旧街区是一处年均观光客人数达200万以上的人气景点。

门司港瞭望台

偶遇一小宝。

落日的余晖

「大连友好纪念馆」,部分石材和红砖也都来源于大连。

门司瞭望塔,远处的关门大桥。

俯视整个门司港街景。

来个自拍。

傍晚的关门大桥。是一座连接本州岛和九州岛的大吊桥,也是构成泛亚公路(Asian Highway Network)的一部分。1973年开通以来一直都是连接两岛的重要交通路线,也是下关市远近闻名的观光景点之一。桥长1068米。

地址:下关市御裳川町

第二天从门司港乘船前往对岸的下关市。

天气不好,远处的关门桥。

唐户市场(Karato Fish Market):大型鱼市。出售的商品有刚捕捞上来的鱼贝类、河豚、海胆等各种新鲜食品材料。另外,市场里还设有新鲜的鱼贝类的餐厅。每天各国来的旅游观光客,为了品尝河豚等海鲜络绎不绝。

下关被称为河豚之乡。

下关,几乎没什么人在街上。

赤间神宫(Akama Shrine):建于1191年。赤间神宫是为祭奠“坛之浦之战”时死去的安德天皇的神社。每逢安德天皇的忌辰都会举办“先帝祭”(每年5月2日~5月4日),能看到“外八文字道中”(古代女性表演的独特走法)和源平合战的再现表演等各种各样的表演。另外,赤间神宫是日本著名故事“无耳芳一”的舞台。

地址:下关市阿弥陀寺町4-1

现在春帆楼是正在经营着的酒店,酒店住过各类历史名人。

酒店旁建了一座“日清媾和纪念馆”,陈列着李鸿章、伊藤博文两位主谈者的字幅,讲和的会议室依然保持着当年的一切摆设,按照当年样子重现。

山口县下关日清讲和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位于山口县下关市,标志性历史事件就是1895年4月17日上午11点40分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关古称马关)

参观了当时保留下来的很多遗迹。在馆内很多事情的文字叙述上都不符合史实,也符合霓虹国篡改历史的特点。

纪念馆和春帆楼位于一段小坡上,春帆楼是一幢三层黄色小楼,至今依然保持着“割烹”旅馆的传统;纪念馆不大但显得庄重,有一点近代日本建筑的味道,不用门票也没有其他游人,但馆内好像有些陌生而又潮湿的味道,与下关的蓝天碧海格格不入。不管怎么讲,历史留给我们的真相是春帆楼在甲午战争之后成为日本炫耀战争成果、获取战争利益的地方,但终究被又一次战争的硝烟所焚毁。

在李鸿章之前,日本已经两次拒绝了清廷所派的全权大使,日本要中国派出权力、地位最高的谈判代表,于是七十多岁的李鸿章带病来到马关。有人说是李鸿章以一己之力,难于挽救摇摇欲坠的没落王朝。其实这是甲午战争的30多年前,中日两国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碰撞的必然结果。那时中日两国都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开始接触和学习欧美文化、技术和制度。

在中国实施变革只是李鸿章等精英们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国策。日本的伊藤博文等精英提出的是脱亚入欧,富国强兵的国策。

两国最高权力的皇帝对改革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已经决定了两国国力今后的走向和甲午战争的结局。

李鸿章真迹。

李鸿章的左边是他的儿子李经方,李鸿章对面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与外相陆奥宗光及三名事务官员。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这里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刺激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纪念馆不大,也没有其他人在参观,也许是到了这个地方心情沉重,狭小的空间让人觉得有点透不过气。

老年的李鸿章。

只字未提割地和赔款。

03:17

整个博物馆视频,看着让人压抑。    


 (未完,下篇主要是关门海峡——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仅隔着的这条窄窄的海峡,感受到两个城市不同的风貌和氛围,非常奇妙!)

阅读 2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