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水弯又弯,上下都是滩连滩,有名滩、无名滩,技术不高难过关,洪水滩上号子喊,船怕号子马怕鞭……”。类似的号子,已在汉江上下传唱了上千年。
汉江之滨,黄金水道,秦楚边关,军事要冲,漕运码头,古道驿站,玄奘故土。兰滩铺古村镇,有谁还能记起她的从前?
湖北省郧西县景阳乡兰滩口村是名副其实的“汉水入鄂第一村”,也是唐宋时期汉口至长安漕运的最后一个水陆货物集散地。其犹如一部镌刻在汉江岸边的史书,记录了自唐宋以来汉江漕运的历史。
兰滩口古时候称之为兰滩铺,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小镇,商铺林立,驿站、印刷都具特色。兰滩铺最早叫难滩铺,这里是一处险滩,江水波涛滚滚,奔流不息,宛如千万匹脱缰的野马,船行艰难,顾名难滩。滩之右岸古栈道依山开凿,外侧临河,内壁为岩。走在栈道上,脚下坑坑洼洼、乱石丛生,路旁激流翻滚,惊险异常,看到此景,耳边仿佛响起了嘹亮的汉江号子,眼前呈现一个个船工弯腰艰难拉纤的场景。
古时候,东南的粮食和货物运往西北,陆运艰险难行,水运相对安全,效率高。汉江漕运便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兰滩口地处汉江漕运交通要冲,大型商船从武口入汉江到兰滩口卸货,再走陆路到长安,这里距离长安200多公里,曾经是大型及重型商船转运货物的码头,因为当时走汉江水路至长安的漕运有两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是从夹河关把大型商船上的轻型和小型货物卸装到小型商船上再到上津走陆路去长安,第二条线路就是大型商船直接把大型和重型货物运到兰滩口再走陆路去长安。
据史书记载,兰滩铺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唐宋时期最为繁荣,解放战争期间这里也曾是国民党的三县(陕西白河、旬阳、湖北郧西)联防团的驻地。兰滩口的水路码头作用,实际上一直到襄渝铁路的修建,汉江岸边的公路、铁路畅通,过江大桥的通车,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现如今的兰滩口,正在不停的变幻着容颜,人口大约三千余人,在家常住约五六百人,其余人在外承揽工程、经商、办厂、就学。受先辈的指教和闯码头精神的传承,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兰滩口先后出了唐远林、刘雁飞、唐远平、刘乾安等老板,目前从事建筑业的老板及项目经理百余人。虽然商贸业有所退化,但是兰滩口顺应时代潮流,其它产业发展正在冉冉升起,崭新的大桥横跨汉江,“景阳桐”基地名震华夏,“老板之乡”闻名乡里,“漕运码头、古道驿站”遗迹正在包装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唱艺术、唐玄宗的出生地的传说等正在稳步挖掘开发中。昔日繁华的兰滩铺,正在枯木逢春、凤凰涅槃,一座美丽的旅游康养新村正在秦楚边关逐渐形成。(王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