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传承要守正创新

pang鹿
创建于2023-06-18
阅读 2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如何守正创新,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风采依旧,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戏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为人民服务是其不变的宗旨,创新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来源。武平汉剧有许多作品,有近几年新编的以全国第一林改村的《追梦青山》《捷文春讯》,又或者是讲述武平中山古镇百家姓的故事《百姓镇轶事》,以及传统的经典剧目《百里奚认妻》《春娘曲》《拾玉镯》等等,哪出戏不是戏曲艺术家倾心创新之举,全新为民之作?昔日的荣光给了我们无穷的启示。针对社会转型、消费多元的现实,戏曲界早就有有识之士围绕现实生活创作剧本,利用声光电技术革新舞台呈现,借助网络技术提高传播效果,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为传统戏曲融入时代闯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得益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扶持,武平闽西汉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贯通,永葆戏曲传承发展活力。戏曲消费群体断层现象日益严重,其实未必就是年轻人不爱戏曲。《武家坡》《梨花颂》等戏歌在卡拉OK中广为传唱,深受年轻人喜爱,充分说明,只要心中想着观众,激活经典,融入时代,再创新作,戏曲在当下一样能活得有滋有味,为了更好的融入人民,每周我们都会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我们不能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而应统一贯通,聚焦现实生活,借助网络传播载体,创新呈现方式,反映人民喜怒哀乐。戏曲旧中有新、新中有根,何愁活力不葆?

      院团与“草台班子”联手,壮大戏曲传承发展力量。国有文艺院团底子厚、人才多、力量强、影响大,是戏曲传承的主力军,但面广量大、常年活跃在城乡演出市场的“草台班子”,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壮大戏曲传承力量,应摘掉“有色眼镜”,清除门户之见。政府应支持民间的“草台班子”,国有文艺院团也应当主动传帮带,给本子、送曲子、圆场子,引导其不断提高艺术层次,为戏曲传承多作贡献。“草台班子”也要虚心学习,时刻牢记文化人之责,以成风化人、雅俗共赏的精品力作提升艺术层次,吸引更多的戏迷,为戏曲繁荣发展多作贡献。

      戏曲传承人与百姓大众互动,厚植戏曲传承发展土壤。戏曲传承关键靠人,戏曲市场开拓关键在培育。面对断层的消费群体,在巩固中老年消费群体的同时,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培育年轻消费群体,让欣赏戏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戏曲传承人要率先垂范,主动扛起戏曲振兴大旗,回应时代关切,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用好戏锁定票友,粘住戏迷,扩大受众。戏曲界要以水滴石穿之功,改善传承生态,让自认为重要的戏曲变成人民需要的戏曲,使有意义的戏曲变成有意思的戏曲,把与戏曲渐行渐远的年轻观众重新拉回戏院,不断扩大戏曲传承“朋友圈”。   

    龙岩市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邱鹭萍

阅读 2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