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1期 阅读写作 04-06月读书心得分享第1期
【 愿景】
争做文理互融的数学教师,
构建人文气息的数学课堂。
1.《教海漫记》读书心得
兰州市第49中学 孙大良
记得去年教师节,当我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步入校园后,迎来了校领导的鲜花和节日祝福,邵书记亲自为我送了一件礼物——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当我拿到这本书,翻开一读,竟爱不释手,正如杨再隋教授说的“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我越读越喜欢,越读越崇拜于永正老师,发现他不但课上得好,而且班主任工作也做得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他,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真不愧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如果把于老师这本书当作是一席话的话,那我就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书中每篇文章不长,在每一个字里行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爱"。无论是露一手,还是对学生的忍耐宽容;无论是借他山石,还是要做到堵截和疏导;无论是翘起大拇指,还是纸条的魔力;无论是批评的艺术,还是尽在不言中;无论是蹲下来看学生,还是教育,有时候很简单……无不渗透着于老师的智慧、于老师的力量、于老师对学生的爱……读着这本书,我除了佩服于老师,还是佩服于老师,同时,也更加知道了应该怎样用平等的心去爱孩子,怎样爱才算是真正的爱。
一、尊重学生,把握批评的技巧
于老师认为批评有"说服"和"看服"之分,倘若能把握好时机,讲究点方法,效果会更佳。确实如此,记得有一次上课,我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猛然间,我却发现小王同学 正在用手捋着飘在胸前的长发,还傻乎乎地笑着,不用说,她走神了。仔细一看小王同学 ,才发觉,今天,她特意梳了一个少女头型:头上部的头发扎成一束,混同其余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再配上她那件漂亮的裙式上衣,简直就是一位美超女。此时,她正在欣赏那飘在胸前的调皮长发。这怎么能行?这可是在上课啊,在我的潜意识里: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同学在课堂上走神!我生气极了,大声训斥,让小王同学站起来……一连串的想法在我的脑中闪过。可是,我知道,我不能这样做,怎么办?怎么办?猛然间,我想起了于老师的批评艺术——批评有时候也需要默默无声,事不宜迟,我借范读的机会在教室里巡走。在走到小王同学的身边时,我故意将她的手放在课本上,当我不经意地看她时,却发现她的脸红了。接着,我又富有激情地讲起课来……
后来,我想起这件事,还真的感谢于老师。假如对于小王同学因梳了新发型而走神的现象,我在课堂上大声地训斥、严厉地批评,肯定会伤小王同学的自尊心,使她在同学之间抬不起头来,而且,她可能还会以为我是故意跟她过不去,产生逆反心理,也许,她还会大胆地号召爱美的长发女生"效仿"她……那样的后果,我们是难以收拾的。相反,在于老师的启发下,我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善意地提醒了小王同学不该走神,维护了她的自尊心,使小王同学在我默默无声的批评中改正了错误。
二、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于老师认为,宽容更是一种美德,更能使学生取得进步。在这一方面,我深有体会。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达俊凯的,他从来不写家庭作业,要么完成也是敷衍了事。刚一开始,我对他可真是绞尽脑汁,严厉批评,他一脸虔诚;让他课下补作业,他忙得不亦乐乎;请家长来,更是无济于事。别的老师都戏称他是不折不扣的不完成作业的老顽固。怎么办?难道让他继续"逍遥"?这可不行!晚上,空闲的时候,我又翻阅《教海漫记》,深深地被于老师那种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感动不已,他谈到了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宽容,我恍然大悟,要不我也试着宽容滕琳一回?一次课堂我发现他在课后记录笔记时,抄写的很认真,书写也有很大的进步,我要以此为契机,试着"改变"他。第二天,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只字不提他不写作业的事,一改往日对他的严厉像,对他说:"达俊凯,你看,你的书写多有进步啊,这说明你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学生。如果,你的各方面都像写字一样,你必成大器。好,你回去吧。"只见达俊凯一脸疑惑地看着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我依旧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让她回去。
这一招果然奏效,第二天,达俊凯竟然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了作业。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达俊凯也有过不完成作业的反复,但是,相比以前确实进步多了。
仔细想想,面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们的严厉换来的是敬而远之,我们的苛刻换来的是冷漠敌视,我们的批评换来的可能是自暴自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希冀他们不犯一点错误,希冀他们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那永远只是一种理想。生命需要提醒,也需要呵护与尊重,正如于老师那样,当我们用一种宽容乃至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有失误的学生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发现每个学生生命的亮点。
总之,拜读《教海漫记》,我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情感动,也被他对于问题处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吸取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华,做一位时刻为学生着想、爱学生一切的教师。 【分享人简介】
孙大良,男,中学一级教师,现为兰州49中初三备课组组长。兰州市第一届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在兰州市原创中考命题大赛中分别获得第二届二等奖,第三届一等奖,另外获得各项教育及科研奖励多项。
2.《寻找安详》读书心得
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 刘永锋
《寻找安详》一书是由宁夏银川市文联主席、宁夏作协副主席、《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先生所著,这应该算是一本随笔类的书籍,全书共 章,每一章都围绕他提出的安详哲学从不同方面叙述。据说,安详曾是郭文斌自身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病痛之后,受人指点而达到的一种彻悟。彻悟后的郭文斌不仅病痛消失,而且生活事业一帆风顺。更重要的是,他的整个心境都感到豁亮起来,他把这些心得扩展深入,整理成书,就是《寻找安详》。
书中提出的安详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是一种哲学,一种信念,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当代人的生活状况,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忙”。有人曾经比喻,现代生活就像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驱赶着,让你无时无刻都不能不奔波甚至挣扎在没完没了的匆匆忙忙之中。这样的忙碌真的是生活所必需吗?我们能不能取得一点暂时的悠闲和安宁?假如只用一个字概括当代人的心理状态,我以为也莫过于一个“字:“烦”——专业术语叫“焦虑”。焦虑如何疗治?不妨读读郭文斌的《寻找安详》。
“寻找安详”缘于现代人的“致命焦虑”。作家从现实中人们常会遇到的日常琐事谈起,概括出“现代人生活在一种巨大的茫然中,一种没有方向感造成的巨大茫然中。由此,方向感的选择成了现代人的集体焦虑,也是最大的焦虑。”生命的方向问题,成了人生的最为根本的问题,也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命方向”的概念,提出了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把问题直接切入到了人生最本根、最核心的部位。人作为一种最高级的生命体,尤其是作为一种有思想有理性的存在物,无疑是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楚明确的“生命方向”。在郭文斌看来,对整天处于“致命焦虑”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方向,即,能够使得每天疲于奔命的人们尽快摆脱焦虑的救赎之路,归根结底,就是“寻找安详”。
究竟何为安详?安详是一种无条件的快乐,我们平时的快乐可能是有条件的,比如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得到领导、同事或学生家长的认可、或者买了一件新的衣服、或者赚了很大一笔钱,这种由物质或精神得到满足后产生的喜悦不是一种安详,因为这种喜悦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是有条件的,一旦产生喜悦的条件丧失,快乐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这种快乐不叫安详。安详的快乐是无条件的,这种快乐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上,快乐就是我们自己,快乐就在当下。比如我们经常会出现一种盼望,如盼望寒假的来临,盼望是有条件的,一旦产生喜悦的条件丧失,快乐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这种快乐不叫安详。安详的快乐是无条件的,这种快乐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上,快乐就是我们自己,快乐就在当下。因为在各种期盼中我们丧失了享受当下的快乐,我们浪费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也是对周遭的事物的轻慢,我们吃饭时要享受吃饭,因为进入我们口中的每一粒米,都是历经千山万水跟我们共赴一场约会,如果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想的是晚上的应酬,这就是对 当一个人能在“这里”、“这一刻”、“这一个”、“这一步”、“这一声”中找到最大的快乐,那么他就不会耗费大量的成本,千辛万苦地到远方去寻觅。
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快乐的矿藏,幸福的矿藏,财富的矿藏,但是我们却要舍近求远!这个“灯下黑”真是天下再大不过的冤枉。
安详不是别的,安详正是快乐的方法论。它让我们从伪快乐回到真实快乐,从寻找快乐回到在现场打开快乐,直接享受快乐;坦然地活着,健康地活着,唯美地活着,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地活着;喜悦着,快乐着,幸福着,满足着;同时又是最高质量地活着。郭文斌还告诉我们,安详本身就是喜悦。就像月光,无论照在谁家的屋顶上,它的清辉都是皎洁的;就像清泉,你用什么勺子舀出来,用什么杯子去喝,它的味道都是一样的,都是甘醇的。
请问,除了喜悦,我们还要实现什么?我们追求财富,不就是追求财富带来的喜悦吗?我们追求爱情,不就是追求爱情带来的喜悦吗?我们追求荣誉,不就是追求荣誉带来的喜悦吗?可是,如果我们在当下就能让喜悦充满,我们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如果我们和安详错过,就是和喜悦错过,和时间错过,最终和生命错过。
【分享者简介】
刘永锋,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定西人,201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金城名师李兴萍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荣获兰州市模范教师,兰州市七里河区优秀教师,兰州市教育局县区级“骨干教师”,兰州市市属学校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荣获兰州市第二届中学优质课学科竞赛暨李庾南实验学校第四届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南通启秀中学比赛),兰州市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项目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兰州市第二届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优秀课例二等奖,兰州市第二届命题比赛三等奖,兰州市第一届义务教育学校作业优化设计三等奖等奖项。 个人主持的兰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学微课研究》通过鉴定;个人课题《如何进行有效数学课堂小结的研究》、《初中数学原创命题研究》等通过专家鉴定,并获得兰州市教育科研“个人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在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兰州市“高效课堂”教学研讨周活动和兰州市校本联训培训第六片区“微课与翻转课堂”教研活动中上承担观摩课,受到师生和专家的好评。
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兰州市第五中学 潘琰琰
涓涓流淌的爱的溪流,也从未在我的教育之河中断流过……
爱的涓流
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向我诉说了一首爱的史诗。“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就在这种随时会产生痛苦的工作中,雷夫依然用自己无尽的爱与智慧成就了第56号教室里的每一个“爱学习的天使”。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是一场意外的心灵之旅。
爱的涓涓细流滋润着第56号教室里的每一位孩子。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见。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他真实、坦荡、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出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雷夫老师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教书和用心教书,在这里竟有了云泥之别。如果说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那爱的只是自己,因为我们从中获得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有把教书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才能坚持爱这个职业、爱这个岗位、爱讲台下的学生,才能用心,这就是雷夫老师的爱。
优秀榜样的力量无穷尽地鼓舞着第56号教室里的每一位孩子。雷夫先生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他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教室的口号;“成功无捷径”是教室里每个孩子的信念。他用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创造出奇迹。他始终坚持: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一再提醒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他们的品格、诚信、道德或胸襟都是教育的根本。
无条件的信任之光照耀着第56号教室里的每一位孩子。雷夫说:“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他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能,都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这种潜能。我相信我们心里也相信我们的学生潜力非凡,但是,对于独具慧眼地发现并且放手发掘孩子的潜力,我们却却步了,我们无法脱手,无法让学生远离我们的视线,似乎只有学生在自己的眼睛里,我们才能安心。所以,该放手时放手吧,不要让孩子真的住进我们的眼睛里,也许这些令我们放不下心的孩子会给予我们更大的惊喜!
有效的阅读让第56号教室里的每一位孩子拥有智慧。雷夫老师自己就博览群书,从而拥有了傲人的智慧和为学生推荐书籍的能力。他能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为他们推荐不同的书籍,还会运用智慧想出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够学会阅读的有效方法。雷夫老师用自己持之以恒的热忱,挑选合适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开办读书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气质。
当我们的教育热情被时光掩藏;当我们被学生,被家长,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我们觉得理想与现实太远,开始计较得失平衡的时候,不妨想想大洋彼岸的雷夫老师,不妨想想“爱心”这两个字,想想他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哲人般的智慧……我想,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
25年来雷夫一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他那方小天地,用自己的爱与智慧改变了有幸从这间教室里走过的孩子们的人生方向与高度。我也有一方小天地,我不奢望在那里能创造出多大的奇迹,但我会倾全力让这里的孩子能和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一样成为爱学习的天使,幸福、快乐的成长,我正在努力……我梦想着: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调整音量,以避免干扰到别人;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能遵循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加以执行,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我憧憬着,并为之努力!
我坚信,“什么也阻挡不了一个有爱心、有创意、有奉献精神的老师。
【分享者简介】
潘琰琰,兰州市第五中学数学教师,硕士研究生,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曾荣获“2019年甘肃省小学、初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中数学组一等奖;兰州市第二届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兰州市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比赛优秀课例评比二等奖两次,三等奖1次;获第四届李庾南实验学校数学优质课(兰州组)二等奖;有幸代表甘肃省于2019年在厦门参加中国数学学会“中国第十一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先后多次承担兰州市“智慧课堂∙名师在线”课程及个性化课程初中数学主讲教师一职,承担“国培计划”通渭送教活动;兰州市局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校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员。2021年 1月加入“兰州市李兴萍金城名师工作室”,在李兴萍名师的带领下,与工作室成员一起并肩努力践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4.《一份异常教案》读书心得
兰州市第十二中学 高天举
《一份异常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证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能够,24%的学生认为和教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教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教师喜欢。仅有少量学生认为和教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并且,师生关系和学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须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1.师爱最为公众期待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礼貌”,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职责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教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教师的关爱。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期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本事,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到达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当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教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期望自己能碰到好的教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2.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能够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够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能够激励自己,这是积极积极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明白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仅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3.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构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教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然后根据不一样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才会有更多办法处理问题,师生间只要构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教师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教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职责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坚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分享者简介】
高天举,中共党员,数学学科,一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经历,兰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师”,县区级骨干教师,荣获兰州市命题竞赛一等奖,多次荣获论文、微课等方面的省市奖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阅读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能坚持下去,自己要求自己至少每个季度读一本书,最终也会收到意外之喜。让我们在阅读的路上互相督促,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