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村小新岗位 砥砺奋进新征程 ——临漳县教体局教育干部下基层纪实

静邺思
阅读 32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悉心指导下,临漳县教体局强化管理、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我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从2022年9月起,临漳县教体局实施了优秀教育干部下基层活动,先后遴选了8名教育干部到农村薄弱小学担任校长。他们立足基层,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临漳县政府副县长谢慧芹出席聘任会,并对奔赴村小学的教育干部提出殷切期望。每一次的遴选临漳县委教工委书记、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会钦都高度重视,亲自主持研究方案、亲自开会部署、亲自主持召开聘任会。大会上县、局领导给教育干部颁发的不仅仅是任命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梅欢欢,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原本是临漳县第二小学教育干部的她,带着教体局党组的嘱托来到了临漳县最北边的学校——亦村小学。

      亦村原属成安县管辖时,是该县最偏远的村庄,历史欠账多,学校建设和管理都比较落后。前几年区域调整,亦村划入临漳县代管。此时,亦村小学有在校生178人,在职教师仅10人。新教学楼还未完工,操场尚未硬化,无食堂、宿舍。村民人心更是不稳定,一直上访想把本村划到县城主城区招生片。面对眼前如此棘手的情形,梅欢欢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她留下来的决心,激发了她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我不怕吃苦,喜欢挑战,相信绝处逢生,不能因为这些客观原因降低对工作标准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梅欢欢经过一周的调研后,紧扣“严格管理、内涵发展、争创特色、提升质量”这条方针,从以下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

       抓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规范管理,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迫在眉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百分考核制度,每周定期抽签课,周公开课,周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她还把第二小学老师的课件,导学案,当堂检测卷带去带回学校,供师生使用,让亦村小学和县城的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她邀请第二小学的优秀教师送课到校,给老师们更多的学习机会。老师们在听课评课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业务水平迅速提升。精细化管理,把教师的日常工作纳入百分考核,作为评优评模的重要依据,拿起表扬的武器,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

      抓学生队伍。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举行多元化测评表彰大会,开展周周评工作,从学生行为习惯、卫生、教学、仪容仪表等方面测评,她亲自带队组成检查组,每周五汇总评比,周一颁发流动红旗,奖励优秀,鼓励进步,让进步学生和班级也能及时品尝到胜利的甜果,这些措施都极大的激发来师生们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课后服务”的高效性,前5-10分钟用好“写字书”,要求教师认真辅导,规范书写,让学生人人写一手规范字,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抓校园特色。“一切活动皆教育”,在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梅欢欢到亦村小学后,划线描点,规范学生队形,久违的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成为孩子们期待的活动,国旗下的演讲和颁奖仪式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树立了学习榜样。她还组织学校进行了拔河比赛、硬笔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梅欢欢还专门邀请了第三中学专业体育老师教给孩子们专业啦啦操,课间学生们跳起了欢快的课间操……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书声琅琅,仿佛整个村庄都有了生机。

  实施“家校共建,家校合力”。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欢欢把学校每周二定位为家长接待日,欢迎家长到学校参观,亲自见证孩子的成长。同时梅欢欢和她的同事多次进行家访,用脚步书真情,用行动暖人心。“你来到我的学校,我就要对你负责”、“你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亲人”。通过多次家访,学校和家长建立起一座座家校共育的桥梁,共同助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六年级学困生李某,家庭困难,出现过好多次厌学的倾向,对学习失去兴趣。为了了解该学生学困的原因,她走进孩子家中,引导家长树立“家贫子读书”“读书改变命运”的认知,了解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动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并让任课老师给予更多的鼓励,让该学困生重拾学习信心。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梅欢欢常说,“家长的满意便是我们最大的荣誉”。她还时常提醒教师们重视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普及,这让远在外地的学生家长都感到非常放心。

     梅欢欢的到来,使一所村小学备课上课规范化、活动开展经常化、业务提升稳步化。亦村小学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她总说:虽然学校不大、师生不多,但即便如“苔花”般渺小,也要尤如“牡丹”般蓬勃盛开。梅欢欢和她的亦村小学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胡营小学,位于临漳县最南边柳园镇东南角,距离县城60里。当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号角吹响后,第四中学教育干部张志刚毅然从局领导手中接过使命,带着局党组的殷殷期望和家人的理解与默默支持,跨过古老的漳河,来到了之前从未来过的柳园镇胡营小学。

      他到校那一天,狂风肆虐。教学楼前,树叶、塑料袋、碎纸屑……漫天飞舞。脏乱不堪的校园环境给初来上任的他带来第一场考验。来不及跟老师们坐下来交谈,他拿起扫帚就打扫起来。接下来更让他心凉了半截的是,学校只有4个班(没有二、四年级),6名任课教师,32名学生(一年级7人、三年级7人、五年级10人、六年级8人)。就这32名学生中,还有5名学生有智力障碍,1名学生是聋哑儿童,还有几个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其他的几乎都是留守儿童。

      等他跟老师了解完学校现状,走出办公室,校园里又是垃圾随着风在飞舞、旋转,跟没有打扫一样。当天下午,老师们准备上课时,办公室空调插座烧坏,办公楼怎么也送不上电。请胡营村电工过来,也找不出故障出在哪里,问题一件接着一件。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会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针对这些棘手问题,必须着手从源头治理,马上解决。为防止风吹垃圾满地飞,张志刚请示中心校校长后,连夜用钩机在校园南头挖了个垃圾坑,掩埋了多年积攒下来的大量垃圾。办公楼一楼没有电,上下课没有铃声。请电工,人家没空。他利用星期天,找来合梯、电锤,买了电线、插座,自己动手施工,总算把办公楼一楼电路接通。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学校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接下来,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卫生。张志刚安排并亲自参与学校环境卫生大扫除。办公室、教室、专用教室、走廊、楼梯、教学楼前、楼后操场……按计划有序进行清理。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环境卫生大有改观。

      张志刚和同事商议确立胡营学校新的办学理念并报请中心校领导: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健康成长;办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校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教风:敬业乐教,爱生奉献;学风:勤奋善思,快乐学习。同时更新了校园破损文化展牌,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细化常规,管理逐步规范。张志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每日常规,从早晨点名、打扫卫生、阳光大课间到下午每一名学生过关,都有了详细的规范化规定。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每周常规,学校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陪伴是最大的力量,他上任后,除了开会,24小时吃住在校。每天早晨学生进校时,他准时在门口迎接,无论晨读、阳光大课间、营养餐的发放、午自习,课后辅导和学习内容的过关落实,他和他的老师们一直陪伴在孩子们身边,表现好的及时表扬,有问题的及时纠正,他和老师们陪伴着学生,也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柳园镇期中考试,五年级共10名学生,只有5名学生能参加考试(有智力障碍及聋哑大部分在这个班级),综合成绩在全镇排名竟然不落后,这其中离不开张志刚的辛勤付出。

       人文关怀,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教师们的眼中,张志刚是一个细致入微、平易近人的领导。张志刚上任的第一天,老师们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多了一罐加多宝和两个面包,这是张志刚送给大家的第一份礼物,寓意尽100%努力,争取各项工作得满分;三八女神节,为老师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夏季天热,购买茶壶、茶杯,每天点名时为每位教师倒上一杯清茶……每一天,老师们都带着张志刚无微不至的关怀,激情满满的投身到工作中去。

       为了让老师们有足够的时间自我学习和相互交流,提升业务素质,张志刚还主动承担了学校里的一切后勤事务,一人身兼修理工、水电工、管家、保姆等多重身份,竭尽全力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

      工作中,张志刚还留意捕捉一些美好的瞬间,老师认真备课、辅导学生、激情课堂等,他会随时用手机记录下来,发到群里,或做成美篇,让榜样起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励每位教师努力工作。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体劳课上,他是陪孩子做游戏的贴心玩伴;课堂外,他是倾听分享学生心事的知心长辈。六年级的郭小雨同学曾经考过班级第一名,但数学只考25分。他分包了这位学生,每天下午下学后辅导她数学作业,一段时间下来,小雨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为进一步促进家校和谐,密切家校联系,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学校开展家访活动,他积极带头参与家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赢得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支持。他给家长们讲:我是带着使命到胡营学校工作的,到胡营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把学校办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让周围父老乡亲满意的教育。

      现在的胡营小学,蓝天白云,微风吹拂。站在教学楼走廊,放眼望去,是一片金黄的麦浪。

  教体局副局长李军庆、人事股负责人许文学等时常到他们工作的学校指导工作,协调中心校等单位为他们提供帮助。有了局领导的支持和信任,他们工作起来更有力量。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是希望的种子,学生就是改变未来的力量。临漳县教体局用教育干部下基层开辟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传递的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心,收获的是农村中小学质量的提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随着一批批优秀教育干部奔赴农村学校,我县城乡教育将更优质均衡发展。

       临漳教育,未来可期!


文字编辑:郝龙军

阅读 32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