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是世界21个“慢阻肺日”。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慢阻肺患者已达近1亿。在我国,慢阻肺已成为“第三大致死病因”,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阻肺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的特征,一般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
为提高群众对慢阻肺的认识,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前往仙居剧院举行“肺系生命-2022年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检查。
浙江省人民医院下沉专家钟晖主任在听居民讲述自己的病症及病情疑惑后,为他们答疑解惑,并告知疾病的防治方法。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坚主任耐心的询问居民的身体状况,为其搭脉听诊,讲解吸入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提供专业的治疗意见。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张怡婷医生、彭书华医生、丁佳虹医生指导居民合理膳食,规范用药以及日常锻炼及饮食建议。
赵坚主任强调,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稳定期也应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尽量避免肺部感染发生,否则很容易出现急性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指慢阻肺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症状并持续恶化。通常,患者短期内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加重、痰量增多等症状,痰变为脓性或者特别黏,伴有发热等炎症加重的表现。慢阻肺急性加重常会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大约有1/3的患者需要住院,不少慢阻肺患者平均每年出现1到3次急性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与这几日气温骤降受凉引起呼吸道感染有很大的关系。秋冬季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多发季节,气温多变,患者受凉引起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至关重要:
1. 戒烟: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都是慢阻肺发生的主要原因,戒烟是预防和控制慢阻肺病情的重要手段。
2. 药物治疗:及时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稳定期坚持规律用药。药物治疗可减轻慢阻肺症状,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健康状态,提高运动耐力。
3. 疫苗: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接种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4. 肺功能锻炼: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通过做全身呼吸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训练器阻力训练、唱歌、吹口哨、吹气球等,坚持锻炼呼吸肌,改善肺功能。
5. 自我管理:每天适量运动,步行或骑自行车,进行下肢肌肉耐力性锻炼,加强自身抵抗力。饮食健康,避免高热、高盐、高脂肪等深加工和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