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驱动提质——青田县教务主任教学质量分析及作业管理能力17日下午培训小记(五)

xu幸景
创建于2023-06-17
阅读 31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6月17日下午,温州市教育评估院综合评估科科长王旭东作了《“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学校行动策略》为主题的报告。报告从“增值评价总分数据、学生综合素质数据、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教师专业发展数据、数据驱动改进工作机制”五个方面讲述了数据驱动助力教育有质量的发展。内涵深厚但表达浅显易懂,外延广阔却贴近实际。

  王旭东科长强调在得到有效数据后,要基于数据精准来发现不同学校、不同年段、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群体全科在不同的考点、学科能力、单元模块上表现优劣的不同性。从数据精准发现差异在哪,从而进行精准的差异化教学。报告通过实际的典型案例,讲解了教务主任、教师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

  建立区域、学校考试及作业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是实现“减负提质”的最重要的策略。他提出数据可以通过对校际间比较分析;年段比较分析;不同班级指标比较;不同学生群体中分比较;学生层面分析;学科贡献分析六个方面的比较,对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分析,从而找出促进学生、学校发展的方向,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素养数据数据中,他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综合性行为,过度聚焦学科成绩反而适得其反。提醒我们要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评定,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重要。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有了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系统,老师能让学生在上课听讲过程中有收获感;在做作业时有成功感;在考试后有成就感,这样的幸福感和学习感是满满的。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数据系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数据过程中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要想办法轻负担高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优化影响学业质量各种相关因素,不能简单“拼时间”“拼题海〞“拼体力”。

  王科长提示大家在学期中多做调查,每1-2个月使用问卷对学生、教师、家长对课堂教学、作业、教研活动、家校共育、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也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要会采集数据、会处理数据、会分析数据,学会整体分析、关联分析、层次分析等。

  整场讲座中,我们看到大量案例,让老师们对各种不同数据在不同场景下的灵活运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让我们通过数据进行精准归因,从而达到对策精准,驱动教育教学改进。

00:54

  报告分享完后,学员们对数据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认为数据是自省力、是领导力、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数据贵在应用,作为数据的管理者,我们应合理地利用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真正将大数据用起来,为更好的教学质量赋能。

  最后,青田县教研室叶新红主任指出:管理远比想象要难得多!他强调,作为管理人员要坚守底线,学会创新。

阅读 31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