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 共研 共成长——李炉中心校《于漪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结题会纪实

李炉中心校
创建于2023-06-17
阅读 26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于漪,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于漪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她长期耕耘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她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三载学习结硕果,课题结题喜人心。2023年6月16日李炉中心校隆重召开了《于漪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会。会前,在王强副校长的带领下,与会领导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王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进行细致解读!

  上午8:30开始,参会领导们,陆续来到四楼小会议室参观李炉中心校教科研材料!

     上午9时许,来自市教育局,市进修学校以及兄弟学校的各位领导齐聚李炉中心校四楼多媒体教室。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梅河新区(梅河口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梅河口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于长军;梅河新区(梅河口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管理科科长邵钧;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于东斌;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赵爽;市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主任陈卓;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主任徐洪斌等相关领导以及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高中及中专主管科研工作副校长(副园长)。

  本次结题会由李炉中心校孙强副校长主持,会议共七项内容!

  会议第一项: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于长军致辞!

        于长军校长对李炉中心校校风校貌以及为迎接本次结题会准备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致辞中他强调:“师为本,校自强”,学校要发展,教师必须先发展。近几年来,李炉中心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创新校本培训模式,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读《于漪全集》,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学习、研究、实践中,领导、老师们本着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原则,在专业发展上获得了新方法,新经验,取得了新成果。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不读书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老师,更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近年来梅河新区要立足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区域教育中心、打造东北亚教育高地,树立梅河新区教育教学品牌形象。梅河新区教育局领导谋大局、识大体,对教师阅读成长工作十分重视,并把教师成长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服务优的教师队伍。相信各个学校一定会借本次活动之东风,把教师阅读这项工作抓实、抓牢、抓细。

      最后,于校长预祝本次结题会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第二项:观看纪录片——《生命与使命同行》

     于漪尊师,宽厚温淳。人如其艺,重温其长达一甲子的教育生涯,朴素的像你我身边循循善诱的老者。她专注于教育细节,尊重每一位学生,有教无类。她的教学实践探索之路,每一步都走得沉甸甸的,毫不浮躁。她以最简单的手段——爱,触及最复杂、丰富的纯粹个体——学生,书写了生命与使命同行的人生履历。

  会议第三项:课题主持人佟志红校长陈述课题结题报告

        佟校长从七个方面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了细致地概括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落实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二)适应学校对自身发展的新需要 。立德树人,教师为本。办好教育,必须有好的教师队伍;办好学校,也必须有一支专业化过硬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一所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该校办学水平和校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根基。(三)回应教师对自身成长的新热忱。近年来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全市师资力量得到快速补充。但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这样三种现象:一是教师队伍中一部分年轻教师个人素质好,但业务能力急需提高;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非常自我,不思进取,走佛系、躺平路线;二是成熟期的教师有的同志职业倦怠现象日益严重、有的同志个人成长遇到瓶颈很难突破。三是大多数教师没有读书习惯,不喜欢读书,也根本不去读书。基于此,我校决定以科研为引领,以教师读书为形式,以教师成长为目标,开展了《于漪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校本课题研究工作。

         二、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实践,李炉中心校全体教师在原有起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自己能达到以下三级目标中的一级。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楷模于漪,激励前行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长期躬耕于中学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她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四、创新形式,有序开展

      (一)共读推荐。每周由一名推荐人在《于漪全集》中分别从师德和业务两个方面选两篇文章推荐给全体教师阅读,同时全'体教师就所读文章写一篇阅读感受,由推荐人进行整合,以备分享交流。这种“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双向奔赴,确保了教师的读书质量。

       (二)分享交流。每周一次分享交流会,初期推荐人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再交流其他教师的阅读心得,后来又增设了现场互动,这种共建式对话,使交流达到了“共情”“共舞”的效果。

      (三)读书沙龙。由教研组长每月组织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读书沙龙,大家或畅谈收获,或提出困惑,许多教育教学的难题在这里得到了解答。

     (四)撰写读后感。每学期期末,全体教师整合自己这一学期的阅读所得、所思、所感、所行,形成文字,切实感受到读书的收获,从而欣然前行!

        五、重在践行,贵在坚持     

     (一)课题研究启动阶段2020年5月26日,李炉中心校《于漪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校本科研课题暨“读《于漪全集》做智慧教师”读书活动正式启动,市进修学校、教科所的相关领导前来参加。(二)课题研究行动阶段让教师开始读书不难,但难就难在教师能坚持读书,能通过读书收获成长。但是读书工作我们必须要做,而且还得做好。(三)课题研究升级阶段2021年年末,我有幸接触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里强调学习过程中有必不可少的四个重要元素,就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了增强读书效果,从54期开始分享时增加了现场互动环节!

        六、研究成效与分析

        实践研究开展的时间是有限的,谈不上取得多好的成果。但学校、教师、学生,课堂确实都在悄然地变化着……老师们从2020年被动读书开始,到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每周五第七节课雷打不动的读书会,习惯了每周必须要读书、要写批注、要谈感受。很多年轻同志从最初很拘束的推荐、分享到现在能结合实际工作来侃侃而谈。从最初不擅长写读书心得到现在能引经据典、观点鲜明的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最基本的收获。

        七、共识与反思

        教师读书工作好做也难做。好做在于不就是读书嘛,有时间就可以读。但难就难在通过读书,让教师增长教育智慧,成为一名四有好教师。三年实践下来,有收获但也有不足。我深刻体会到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点,一个基础点,能起到专业精神引领和丰富专业理论的作用。那么怎样激励教师持续成长?这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

  会议第四项:《相约阅读  共话成长》读书沙龙展示

       本次读书沙龙由教科研主任刘利主持。参加本次读书沙龙活动的老师有张伟楠主任、刘羽主任、滕超老师、李凌骄老师和杨林老师。刘利主任从最近一段时间老师们阅读的《于漪全集》篇目中提炼出三个有价值问题,让几位老师结合实际谈看法,谈收获,谈成长,谈憧憬。老师们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对教学业务的思考,对自身成长的思考,以及对师爱的思考。台上短短的几分钟却展现了读书人应该有的样子!

  会议第五项:我的成长足迹”教师代表发言

        新教师代表徐洁琼和中青年教师代表王德丽从诸多方面阐述了通过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自身不断成长的历程。于漪老师的为人、为学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只有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去学,才能真正不断地提升自我,真正成为人才的培养者而不仅仅是教书匠。

  会议第六项:课题结题答辩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主任徐洪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于东斌根据李炉中心校领导老师们三年的学习,现场提出1.于漪教育思想对你有哪些启示,在实际工作中你是如何践行的?2.作为校长,你认为在对这一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实际困难,你又是如何解决的?你对如何才能做好教师读书工作,提一个建议?滕超群老师和佟志红校长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全面细致地解答。

  会议第七项:梅河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东斌所长宣读结题鉴定并做总结讲话

        于所长首先对李炉中心校《于漪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成功结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认真聆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李炉中心校规模小,课题级别不高,“实而有效”是它的特点,全校领导、教师在校长佟志红的带领下利用三年的时间以8卷21册的《于漪全集》学习为抓手开展了市级课题研究,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一摞摞带着教师思考批注的文章,装订成册的成果集,让我们感受到了三年来他们踏踏实实去研究、去实践的成长足迹。李炉中心校的课题选择能立足本校实际,收到了良好的研究成效,此课题关注了三个方面:教师、师德、读书。    

        1.教师队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最终服务的对象无疑是学生,而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呢?无疑是教师,有了教师的成长,才有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找到了教书育人的关键。

        2.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做什么?(师德 )教育家孔子告诉我们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理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长善救失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教育理念没有功利,没有与外界的竞争,有的只是关注自我的完善。而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需要有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去完成。因此,引导、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是前提是决定性因素。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是前提,是决定因素。读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3.读书。学习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一条有效途径。读书是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交流,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对话,是两个世界的互相影响,这种影响发自内心,源于自省,平等而自然,影响深远而深刻!于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投身教育,师德高尚,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榜样。不断接近于漪老师,会使自己不断变得单纯、质朴、纯粹,不断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好教师。

        李炉中心校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走教育科研求发展”的“科研兴教”、“科教兴校”之路。今天课题成功结题了,希望李炉中心校继续注重培养教师的读书习惯,通过读书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为其他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为梅河新区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我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我校全体领导和教师也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中,继续好学不倦,业精于勤。本次结题会是对我校科研工作成效的肯定,它将极大地振奋我们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辜负领导的厚望,把“科研兴教”落到实处,全力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把李炉中心校办成一所具有浓厚科研氛围的特色农村学校。

策划:佟志红

审核:孙    强

编辑:刘    利

摄影:艾中华

阅读 26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