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春意黯然。为进一步提高本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加大我校的教研力度,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压力,并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教研组十分重视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活动的首要目标。
本周是李成谦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效果:文章中的一些科技知识对学生来说很模糊但是却很有趣,针对较为单调而枯燥的说明文,吊起学生胃口是首要任务。其是对于孩子们无法想象的抽象概念,我们要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帮孩子们理解。上课开始后,为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理解,我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解释“纳米”的大小,我让孩子们摸摸自己的头发,借此问他们一根头发到底有多粗,学生答不上来。为什么答不上来,因为太细了不好测量。我顺势告诉学生一根头发大约是5万纳米,把一根头发平均分成5万份,每一份就是1纳米,学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纳米到底有多小哇!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再顺势给他们看几幅图,他们对纳米技术的兴趣就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们便顺理成章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教学收获:
我总是鼓励孩子大胆去想象。在讲到第二自然段时,学生们在我的鼓励下,大胆想象纳米技术还会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有的说,纳米技术可能被用到服装上,穿- -件纳米衣服,冬天不冷,天不热,冬天再也不用膀得厚厚的,像个大面包了;有的说,我希望纳米图书馆的出现,它能够减少建筑面积,比如一-个书包大小就可以是一-个国家图书馆;还有的说,我要发明纳米除尘扫把,它能够自如地爬高下低,清扫.....学生的思想多么丰富,他们由猜测到希望最后到发明,可以看出孩子对科学研究的向往。我想,正因为敢想,人类才不断跨越一个又- -个想法, 走到今天。古人说:异想天开。今人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教学中 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就可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学家。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结束后,我觉得留下了很多遗憾。有时候我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时时带着学生走,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有时候,生怕学生不能理清思路,结果课上花了许多时间去提示、引导。另外,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过于单一,没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合作式学习方式,致使这节课大半时间都是在跟着教师转,没有开动学生的脑筋,只是在最后环节,学生的想象力才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才终于活跃起来。
改进措施: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的孩子们开始转变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所以老师要相信学生,勇于放手,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受乐趣,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