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全国人民都不敢说“端午快乐”了,只能说“端午安康”。刚才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此种说法是来自于一条谣言。
2015年,一个网民在某论坛中发帖称:“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一天伍子胥投江,曹娥救父投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提醒大家:端午节可以互祝安康,但不能互道快乐。”但其实这个“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查无此人。
我们首先从端午节的起源来判断这个节日是否允许快乐吧。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据专家推断,这种文化属于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祀龙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演变为汉族,其余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端午节就此成为全中华民族的节日。后来随着历史发展,端午节被注入了新的内容,比如纪念屈原。可见端午节并非为祭祀屈原而来,谈不上是个什么“悲壮”的日子。至于伍子胥和曹娥,就更不应该剥夺我们在端午说“快乐”的权利了。
接下来我们再提出一个问题:就算某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死难者而来、是“悲壮”的,就不能说快乐了吗?
我们先说西方的“情人节”。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有一位叫瓦伦丁的教徒蒙冤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统治者下令将他执行死刑,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了他光明磊落的品行和对爱情的坚定。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后来,2月14日这一天被定为“瓦伦丁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请问,作为风靡全球的“情人节”的起源,这个故事不够凄婉吗?不够具有纪念意义吗?那是不是也不能说“情人节快乐”,而只能说“情人节安康”了?
再说“五一国际劳动节”。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多人被枪杀和绞死。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第二共产国际的成立大会上,每年的五月一日被定为“国际劳动节”。请问,五一国际劳动节够不够悲壮?意义够不够深远?那是不是也不能说“劳动节快乐”,而只能说“劳动节安康”了?
再举个例子。六一国际儿童节,它是源自于二战中的“利迪策惨案”。1942年6月10日,游击队员刺杀党卫军上将海德里希后得到了捷克利迪策村村民的掩护。纳粹德军为此实施报复,焚烧了利迪策村所有房屋,屠杀了全村15岁以上的173名男性村民,将妇女儿童送往集中营。有88名儿童在集中营被德军用毒气杀害。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你能说六一儿童节不够沉痛吗?不够悲壮吗?不够具有纪念意义吗?那是不是也不能说“儿童节快乐”,而只能说“儿童节安康”了?
没必要再列举更多反证来批驳了吧。接下来我们从词义上分析“快乐”和“安康”到底哪个词更适合作为节日祝词。“安康”是身体和生活上一种持续的状态,“快乐”是当下一种即时的心情。我们可以祝某人“晚年安康”、“一世安康”,但如果祝某人“今天安康”、“生日安康”是不是很怪异?人生太漫长,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节日是短暂的,一天或者几天。我不管工作的压力有多大,生活的压力有多少,我只希望我所祝福的人至少在节日那天必须抛开一切烦恼,尽情享受快乐,有什么问题吗?
最后,我认为“端午安康”作为祝福语不够痛快,不够敞亮,倒显得小心翼翼羞羞答答。再过几天又是端午节了,我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要大大方方的喊一声:“端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