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仰砺儒育人道,青年教师展风采——银川市欧红生物学科工作室成员参加初中生物学优秀课例展评活动

小丸子
创建于2023-06-16
阅读 30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面对着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观摩聆听名师课堂和讲座,名师神采飞扬,听者亦有心得。

  2023年6月15日银川市欧红生物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银川市生物教研员王全斌老师一起观摩了优秀教师课例展示,同时还听到了梁金霞老师、牛海军老师和马秀莲老师的讲座。

  伊始,大家一起观摩了来自北塔中学的王晓洁老师的《第四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复习)》一课。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做题、总结等形式,将分散在课本不同章节中生物的统一性的知识点以系统的大概念及重点概念,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慢慢展现,让学生从点到面的掌握知识。

  然后是来自阅海中学的生物老师寿婷老师的《植物的主要类群》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复习了植物的主要类群的知识,整个课堂轻松、有趣、有理、有用、有序。

  课例观摩结束后,王晓洁老师和寿婷老师对课例进行自评。

    王晓洁老师说本节课结合复习案,采取问题引导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从梳理概念网络为切入点,层层递进,图片与练习练习题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相统一的生命观念、树立健康意识的态度责任,在综合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此外通过多种质疑,引导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

    寿婷老师对自己的课这样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总任务,然后分解成不同的子任务,学生完成各项子任务后总结归纳,从而实现闭环。本节课注重学习的方法、思维的过程训练,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这节课注意了对学生的疑惑做出必要的点拨和补充,也是对生物知识的普及,真正提高生物学素养,课堂效果比较好。

  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转变两点。第一,在情境创设方面,要实现从关注作为导入环节的情境设计到作为问题解决型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的转变。过去我们评价一堂课的情境创设怎么样,往往看导入环节是不是设计得巧妙、生动,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情境创设要尽量真实。所谓真实,就不应是虚构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生活、科学研究中真实存在的。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学生会觉得这是有意义的。这是我们将来教学方式里涉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第二,从关注释疑解惑到关注激疑生惑的转变。原来关注教师的释疑解惑,而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等,仅释疑解惑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解决问题。怎么去激疑生惑?寿婷老师的课中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合作中产生质疑然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充分释放了学生的潜能让新课标在课堂上开花结果。梁金霞老师对寿婷老师展示的课例予以肯定和赞扬,并做了《在青春的赛道上奔跑》为题的讲座,在讲座中用理论将寿婷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层的剖析!

  牛海军老师也是从新课标,大概念,大单元的理念对两位老师的课予以了高度认可和肯定,两位老师都是在最后有一个概念体系的形成,依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围绕了大概念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益,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达成了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并以《学习 求变 实践》为题做了讲座。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推陈出新”方能“事半功倍”。本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位”的根本转变。一是基于“学生认知”的大概念教学;二是基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优化;三是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注重知识内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四是合作学习有讲究,成为课堂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潜能得以释放”银川市阅海第二中学马秀莲老师对王老师的这节课给予充分肯定。评课结束后,以《躬耕笃行促变革 葳蕤生香育英才》为主题的讲座。

  最后,工作室的老师们一起拍照片留念。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及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此次活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例展示和倾听各位评委对课例的评价,工作室所有成员受益匪浅,期待每次活动的开展。

供稿:徐丽君

拍照:生物工作室成员

审核:欧红

阅读 30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