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时,依依发现幼儿园里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她跑到跟前左看右看,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兴奋不已,不愿离开。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好奇的”。《指南》中科学领域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孩子们对哈哈镜产生了兴趣,我想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应该顺应孩子的兴趣,保护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支持孩子。于是,我们的哈哈镜探秘之旅开始了......
他们一拿到神奇的“哈哈镜”,就立刻在那上面手舞足蹈了起来,又蹦又跳,还做着各种“鬼脸”。他们有什么发现呢?
橙子:我的脸变得好大!
开心:快看,我的舌头变得好粗!
淼淼:哇!我的头是反过来的呀!
天天:我现在变得好小呀!
丞丞:真的太奇怪了,我的鼻子怎么这么长!
悠悠:我的眼睛是超级大的!
…………
“哈哈镜”中的我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胖,有的瘦,真的太有趣了。根据已有经验,小朋友们决定用绘画的形式将镜中的自己画下来。
每个幼儿都能将自己在镜子中所观察到的有趣的、奇特的、好笑的画面,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瞧!我们的小朋友可真厉害👏👏👏
👦:这个“哈哈镜”照出来后,我的小手的方向为什么是反的呢?
👧:为什么这个“哈哈镜”里我的头好大,身子也变粗了?
👦:为什么这个“哈哈镜”把我照得扁扁的?
👦:为什么这个“哈哈镜”照出来的小朋友看起来矮矮的?
…………
👩🏻🏫:为什么镜子照出来的小朋友都不一样呢?
于是,我们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与幼儿一起上网查阅了资料。
哈哈镜的秘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验证孩子们的猜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查阅关于哈哈镜的原理资料,原来哈哈镜有凹凸两面:
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哈哈镜是利用了凸面镜的散光和凹面镜的聚光原理。凹中有凸,凸中有凹,由于他们的弯曲程度不一样,通过光的反射,引起光线不规则的发散与汇聚,造成散乱的影像,所以才变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的绘本故事,是能够给幼儿启迪的。基于本次活动我们给幼儿带来了一本浅显易懂的《小狮子照哈哈镜》绘本故事,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直观的了解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并初步感知凹凸镜的特点。
好奇、好问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善于探索与发现。孩子们粗浅了解了哈哈镜的原理之后,他们把好奇心和注意力转移到了教室、家里的所有物品,发现了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藏着“哈哈镜”。
博彧:老师,我发现大水桶里有哈哈镜。
凯凯:看!这里也有!
丸子:快看快看!咱们教室的门把手上也有。
“生活即教育,处处皆课程”。幼儿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对哈哈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并转化成本次活动,在和幼儿共同探索哈哈镜奥秘的过程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遵从他们的意愿和兴趣,建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顺应幼儿兴趣的点去开展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和观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
相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未知的答案,等待我们共同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