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耕耘演绎教育人生 爱心奉献浇灌祖国花朵

浮生若茶
创建于2023-06-15
阅读 3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王书杰,女,1974年出生,是冀州区南午村镇第三小学一名一线教师,1996年参加工作,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同时也肩挑着班主任的重担。

       始终把“敬业奉献、尚德重品”作为自己人生座右铭的她,总是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教育事业中,用实际行动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真实体现,她也扮演着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师德建设的示范者、课程改革的带头者、学生成长的引路者,在教书育人路上砥砺前行。 

       政治业务双过硬 德才兼备育新人

       作为一名教师,她低调内敛、虚怀若谷,为人豪爽坦荡,做事求真务实,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牢固树立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讲奉献,有作为”做到实处,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始终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秉承着敬业为本、奉献为荣的信念,始终保持不为名困、不为利惑的无私奉献精神。她淡泊名利,讲奉献不讲索取,问耕耘不问报酬,一直根植于教育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四讲四有”,更是一位“四有”好教师。  

     

    


        自踏上三尺讲台,她就立志要做一名学生拥戴、同行称赞、家长满意的好教师,斗转星移,一干就是27年。她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理念,与时俱进,为做一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而努力奋斗;她精心育人、恪尽职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她勇挑重担,服从安排,坚持以学生和质量为本,以渊博的知识启迪、引领学生。她一直坚持将学、研、培相结合,开展课改研究,聚焦课堂,通过“读、说、写、演、唱”的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打造出高效课堂。

       母爱育人暖童心 因材施教学有成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都会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对缺爱学生,她就主动充当孩子的代理“妈妈”,在生活中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她曾经带过的学生王某,由于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常年跟爷爷奶奶生活,成天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亲情的缺失,使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根本没有心思学习,王老师了解实情后多次主动上门家访,找他谈心,不仅关心他的学习,还关心他的生活。经过她一年多的努力,这名学生找回了久违的“母爱”,最终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这只是她对学生千万种关爱的一个缩影,在教育扶贫中,她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的课外辅导老师,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帮助、心灵上有依靠;主动为留守儿童、单亲儿童购买学习用品,赠送御寒衣物,为寄宿生垫付生活费、医药费等。自从教以来,她就是这样时时处处用“母爱”育人,以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影响人,把学生培养成学有所成、品质优良、行为习惯良好的有用之才;她能用“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她从不计较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计较做的事情多。她说:“不论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喜欢我的每一个角色,并且都会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她会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多少个夜晚,都是在孩子入睡以后再面对着电脑加班工作,直到11点12点也是经常。虽然没在单位加班,也绝不会因为家庭情况而耽误工作,每天她都有工作安排计划,要求自己必须今日事今日毕。从内心看重每一份工作,力所能及、倾心竭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敷衍,但求无愧于心,坦荡无私,用微笑面对一切。她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勤勉的工作态度,受到校领导的肯定。



   

  王老师关心学生的生活,每天和同学一起吃饭,时刻关注班内的每个学生是否吃好吃饱穿暖。王老师时刻把学生的健康放到第一位。 

       多年来的辛劳,让她落下一身疾病。由于心中时刻牵挂一班学生,导致她长期失眠;工作劳累,长久的伏案备课、批改作业也让她的颈椎、腰椎受到损伤;因肌腱发炎,她的手臂肿痛到抬不起来,也无法捏住粉笔。即便如此,她也从不将病痛后的“愁眉”带进教室,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总是那张温柔亲切的笑脸。2015年11月,天寒地冻,下雪一场厚厚的积雪,在学校摔了一跤,造成右臂骨折,经过治疗后,第二天拖着打着石膏右臂又急匆匆地赶回了学校照常工作,马上投入到工作中。王老师不知疲倦地付出,也让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学区组织的期末测试中总是名列前茅。工作和人品得到了领导、师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将一如既往地在教坛上勤奋耕耘,不断进取,携着自己的梦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阅读 3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