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娃哈哈幼儿园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开展了"浓情端午 浸润童心"系列主题活动。
端午起源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呢?在这一天我们有什么特殊的习俗?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来了解下吧👇
挂菖蒲、插艾叶
人们把插艾草和挂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另外,端午节是夏季炎热天气到来之际,各种有毒的小动物也会活跃起来,而艾草因为有独特的浓郁香气,被认为可以辟邪、祛毒,让各种毒物不敢靠近,因此人们纷纷在端午节悬挂艾草。
喷雄黄酒避五毒
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喷雄黄酒和吃粽子的习俗,其实都来源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投江之后,当地老百姓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避免让江里面的蛟龙吃掉,想尽了各种办法,除了把粽子投入江中吸引蛟龙的食欲外,还有的老百姓把雄黄酒倒入江水中,以便使蛟龙喝了后晕倒,这样便可以保护屈原。传说蛟龙喝了雄黄酒后果肉晕倒附上水面,被老百姓们捕捉上岸,抽筋剥皮,把蛟龙的龙筋缠在小孩们的手上,然后用雄黄酒涂抹在耳鼻等七窍上,因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小孩不受蛇虫的侵害。从此以后,民间便流传端午节喷雄黄酒的习俗。
吃五黄的仪式感
第一步:艾草水洗手。
第二步:吃艾叶蛋。
吃五黄:
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节的中午吃五黄餐,即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五彩蛋兜挂起来🎉🎉🎉
挂彩绳、画彩蛋,迎祥纳福🎉🎉🎉
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着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的快乐,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共同度过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