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一种临床表现,多种疾病均可引发。猝死病因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
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总体人群的80%以上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院内就诊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抢救力度,提高心脏猝死抢救效率,加强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和科室间协作能力,提高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6月15日下午,由李晓华院长牵头,病房医务人员共同参与,《院内患者突发猝死应急演练》。
准备物品:急救箱,心电机,血压计,听诊器,氧气袋,除颤仪。
演练开始,请您收看
01:48
重点内容回顾
疏散人群,平放体位
按压部位及手法:胸骨柄中下1/3处,双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使用手掌根部,定位的5个手指翘起。
按压方法:双肘关节伸直,依靠操作者的体重、肘及臂力,垂直施加压力,每次按压后迅速放松,放松时手掌根部不离开胸壁,注意胸廓充分回弹。
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与放松比1;1
开放气道方法: a.仰头提颏法b.仰头抬颈法(头、颈损伤者禁用)c.双下颌上提法(试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患者)
口对口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重复5个循环。(深吸一口气,捏住患者鼻孔,呼气后松开鼻孔)
判断按压有效性判断,指标:1.能扪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2.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3.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4.瞳孔随之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应;5.呼吸逐渐恢复;6.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编辑:张博玉
初审:郑新华
终审: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