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安全一直都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
为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弘扬校园正能量,更好地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通化县第七中学有幸邀请到通化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蔡宏超法官于2023年6月14日在我校做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讲座。
刘秀森副校长主持讲座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事件。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嬉戏界定,正确处理。
二、校园欺凌的原因
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由于心理、生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弱,极易受到不法侵害。部分学生法制意识淡薄,遇到事情不知道依法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处理纠纷,以暴制暴,引发案件,酿成事端。
三、校园欺凌造成的后果
1、失眠 在校园中曾受到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暴露于欺凌的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2、心理失常 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没有遭受过欺凌的孩子。遭受过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3、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 被欺凌经历越多、时间越长,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
4、影响正常学习 霸凌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翘课、甚至辍学。
5、严重行为问题 被霸凌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等。
通化县人民法院蔡宏超法官用具体、鲜活的事例讲解了校园欺凌事件带来的后果以及影响。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校园暴力与欺凌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蔡宏超法官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学生在班级观看讲座
通过此次预防校园欺凌系列活动,同学们认识到了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增强了文明守纪意识,提高了抵制和防范校园欺凌的能力。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治理,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全心全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于智
校对:王金岩
审核:刘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