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社区社工室】“民情气象站”下社区 基层治理“金点子”

用户6091287
创建于2023-06-15
阅读 3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张家村街道科研社区里,一个新落成的“民情气象站”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这小房子我可知道,“它”有神奇的魔法,已经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实在事。”来社区办事的居民们,纷纷看着“它”讨论着。而“它”确确实实扩大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也为辖区的居民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

“两项举措搭建社区连心桥”

  “小小联系卡,大大气象传感器”为实现辖区“全覆盖”,有效服务“特需”人群。科研社区特扩宽增加了解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采集民情民意,制作“民情联系卡”,卡片有联系电话与二维码,详细服务内容的介绍。大大提高了为民解忧的范围面,居民可以以任意方式提出自己的“小气候”诉求,“气象员”都会及时的给出居民满意的反馈,充分实现居民便捷化、高效化、亲情化。

“三支队伍实现服务零缺位”

  “一米客厅”作为“民情气象站”的固定“气象点”,聚焦“气象变化”通过“面对面”倾听了解居民需求,登记使用“白、蓝、黄、红”四色机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气象专员”也会在“一米客厅”实行轮流上岗制。特此设立党员先锋岗、辖区志愿岗、辖区能人岗等时刻关注科研社区“天气变化”,在辖区内形成“共治、共建、共享”。

“四色响应实现服务零遗漏”

  “民情民意就和天气一样,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的心情也会随之有着“阴晴雨雪”的不同表现,“民意收集箱”统筹“气象要素”把脉居民情绪,第一时间接收‘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链接资源为民解烦忧。” 配备“民情收集箱”,保证民情有人“听”、民意有人“收”、民诉有人“记”,再用“晴、阴、雨、雪”符号反映居民实时的生活状态。

“五项举措实现服务零障碍”

  一支笔、一本民情日志、一个“移动晴雨表”……入院落、聊家常、问民需……这是科研社区“民情气象站”的“气象员”工作的真实写照。为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更好回应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深化“民情气象站”建设,社工室特此推出服务系列之一“移动晴雨表”筑牢“气象基站”。每周按时按点的下院落回收居民“不好的心情”。

  “上周我说的楼道有老鼠,已经解决了,我给你们反馈一下”,光机所的张阿姨开心的对“气象员”说着。

  目前,科研社区借助“民情气象站”这一“新装备”,将不断推动社区治理从“一元化、集中式、条线化”向“多元化、网状式、立体化”的方向转变,让“多协商、广协商、真协商”这股气息弥漫整个社区内,并一直吹下去,让居民的生活,获得更为幸福的体验与感受。

阅读 3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