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云端 共沐书香——雨花区幼儿园青年教师成长营第一小组《倾听儿童,以儿童的哲学构建儿童的活动》

张子嫣🍭✨
创建于2023-06-14
阅读 4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要想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就应该放下大人的架子,从倾听开始。

作者:闵艳莉 鄢超云 

主编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2023年6月7日,雨花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营第一小组结合《评估指南》要点,以“一对一倾听”为切入点,开启一场“线上云端 共沐书香”的共读之路,以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我们择选的书籍为闵艳莉、鄢超云主编的《倾听儿童 以儿童的哲学构建儿童的活动》,领读者李莎老师通过思维导图、问题探讨等方式,从关键词入手,深入浅出,带领小组成员进入儿童的哲学世界。

   

章节名称

第一章:儿童的哲学与儿童的活动


章节导读

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对儿童自己和世界都有重要价值,儿童的哲学不仅需要成人接受,而且有待成人去发现和理解。儿童的活动发生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中来,在教师与儿童的互动中推进。儿童的哲学与儿童的活动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一方面,儿童的哲学作为活动生成和发展的基点,伴随活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使活动成为儿童的活动;另一方面,儿童的活动又通过支持儿童的哲学,在过程中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经验、发现意义,推动儿童进一步形成自己饿“哲学”。以儿童的哲学构建的儿童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教师、儿童之儿童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紧密的、互动的关系,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发现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谢佳文老师以“感兴趣”一词首先抛出自己的观点,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儿童哲学的理解,之后李莎老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提炼和总结。 

交流与讨论

   组员围绕着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用生动的语言从多方面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儿童形象;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儿童哲学”的态度;结合实际工作,以幼儿为起点,分享了自己认为有利于“在活动中实现幼儿主体地位”的对策,并在共读的尾声,对“儿童的哲学”和“儿童的活动”进行了区分。

心得感悟

   幼儿成长的力量远比我们认识到的复杂、有力,幼儿不应仅仅被当成教育的对象,他们更是教育的原点。但是,在教育中我们往往单向且主观地 进行着活动的设计,忽视了幼儿作为思维主体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本真,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感知,活动方式整齐划一,在活动过程中也往往会低估幼儿的能力,尤其是低估幼儿思维的能力。

  儿童在课程活动中天马行空的问题、充满奇思妙想的言语、纯朴、天真的表征,都是他们展示自己的方式。我们可结合倾听幼儿的“原声音”、导正幼儿的价值观、“物化”幼儿的哲思点等指导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成活动,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更深层的思维发展。幼儿是天生的“哲学家”,对事物发出的惊叹、疑问等都蕴含着哲学韵味。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惊异中的教育契机,及时生成系列活动。幼儿园儿童哲学活动的本质是对幼儿的关注。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定这样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在教育行为中。通过长期的教育措施形成合力,激活幼儿的智慧,让幼儿获得成长的自由和发展的机会,让幼儿园的活动更加生动且更有灵气。

 ——刘畅

     初接触《倾听儿童 以儿童的哲学构建儿童的活动》这本书,会觉得儿童会有自己的哲学吗?儿童哲学与儿童的哲学,到底是什么呢?这些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语,在读完第一章以后,就会发现儿童是有自己的哲学,它不仅需要成人接受,还需要成人去发现和理解。

   儿童的哲学与儿童的活动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儿童的活动是从儿童中来的,在教师与儿童的互动中推进。一方面,儿童的哲学作为活动生成和发展的基点,使活动成为儿童的活动;另一方面,儿童的活动又通过支持儿童的哲学在过程中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去诠释经验、发现意义。

   它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教师、儿童之于活动的发起、活动的走向、活动的进程均会形成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和教师的主体行为是一种彼此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作为老师一定要以儿童为本,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和孩子一起深入未知世界,这样才能推动儿童进一步形成自己的“哲学”。

  ——黄铮

     第一章主要是将全文关键概念梳理清晰,第一遍阅读对“儿童哲学”与“儿童的哲学”概念有些混淆,第三遍、第四遍结合视频分析,脉络较清晰了。通过多次的阅读下来,对书籍名又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倾听儿童,以儿童的哲学构建儿童的活动》先是倾听再是构建活动,倾听在前,构建活动在后,不竟反思自己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哪些是真听?哪些是假听?我希望我的陪伴能够充分让孩子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尊重,倾听每一个儿童,与每一个孩子单独对话,聊天时间可长可短,天马行空也行,不着边际也是可以的。做一名善于倾听的小大人,并且能够来回“抛接球”。

 ——谢佳文

    共读《倾听儿童》第一章感受:我们小组在共读本章内容时都有一个普遍的感悟就是理论性太强了,概念能多还难懂。在小组共读的过程中我梳理了思维导图,一起倾听大家的感受,其中选取了第三小节作为本小组精读内容。通过小组共读基本厘清“儿童哲学”、“儿童的哲学”相关概念,明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知道面对儿童这个天生的哲学家我们要倾听、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的活动和想法。

在通读完这本书后我也有两个感受:1.扎实学好专业理论。对书中的概念在厘清的同时需要结合自身进行思考,能够在理解观念的同时能够运用。

2.努力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通过阅读本书,我知道儿童的哲学实际上就是儿童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表达,是儿童主动学习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儿童真实的表现。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在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除了要倾听儿童的想法,还好能够创设条件给他们更好的支持,促进儿童的成长。

   总的来说,越读越通透,阅读越能够理解现在的工作,儿童的哲学并不深奥,坚信在正确儿童观的指导下,教师也会越来越明白。

  ——李莎

     拿到书的第一眼“倾听儿童”四字映入我的眼帘,如何倾听? 儿童是谁? 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儿童哲学?..我带着疑问翻开了这本书。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不仅需要成人接受,而且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和理解,理解和支持儿童的思考与成长。因为儿童他们是有能力主动建构经验的学习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认知方式认识世界,发现自我和价值意义。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儿童观,尊重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儿童也具有巨大的潜能,教师也需要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大限度的发现儿童的潜力。通过前期阅读,梳理并认识儿童的哲学有三个重要的特点:

  1.回归哲学的根源一好奇、惊讶 (表现为“是什么?”“为什么?”)

  2.保存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源干生活,高于生活思考和追寻

  3.体现哲学最初含义一智、儿童动作、语言发展。

儿童的哲学与儿童的思考是紧密相连的,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还要懂得儿童的哲学所呈现出来的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创根问底的探究精神、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学习的潜能和内在动力。对于儿童这种学习品质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去发现、理解和识别。

  对于儿童的活动,它是从儿童的哲学中来儿童哲学是儿童天性中的好奇、探究与创造,是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宝贵品质。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教师需要恰当地鼓励儿童说出他们的所想所思,去做他们自己想做的,支持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多元的表达

儿童活动的核心特质:

 1.自由感。孩子说、孩子做、孩子错

 2.师生共构。创设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与儿童交流、合作、互动。

 3.共享思维。头脑风暴,倾听他人观点、总结自

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活动中为儿童留下许多可能性以及足够的空间;教师通过环境和材料唤醒、激发、挑战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去“发现'儿童,和他们在一起,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因为作为成人,对于孩子们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也没办法知道准确的答案,而正是因为真正的哲学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我们更应该要以儿童的视角,耐心倾听,去发现、去尊重、去理解、去欣赏。

 ——徐宁

     阅读了倾听儿童这本书,才知道哲学这个词,也理解了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儿童有自己自己的方式去讲道理,儿童是不能够被强加的或强制的。我想,作为老师,在平时实践中应该多去倾听孩子,了解到其实儿童哲学就是建立在尊重儿童的理性精神,并通过对理性问题的探讨,对价值问题的探讨,对探究世界的方法的寻找,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理性。通过发展理性,他们变得更加自由也更自信,从而发展思维,更有潜能得发展。因为理解和倾听,老师才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调整教育策略。

 ——张子嫣


    儿童的哲学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当成人认同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哲学才会得到生长。

阅读 4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