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著名的教堂有三处,浙江路天主教堂,观象二路圣保罗基督教堂和江苏路基督教堂。前些年送女儿上特长班的空闲时间里,我就近去逛遍了这三处教堂,属江苏路教堂去得最晚。浙江路教堂在繁华的中山路甚至栈桥上就能看得见,而观象二路教堂位于江苏路、热河路、上海路、胶州路交叉口,但是江苏路教堂就不一样了,因为处在信号山下的坡上,被陡峭的围墙和茂密的树木掩映,因此就有些神秘感,多年来无数次从那里走过路过,常常听到空中回荡的低沉浑厚钟声,也透过法桐树梢望到绿色的钟楼塔尖,但从没进去见识她的庐山真面目。
那次去江苏路附近送女儿上课,离她下课时间还早,于是动了去教堂参观一下的念头,见教堂里正在筹备着一场婚礼。
曾经耳闻目睹了不计其数的中式婚礼,也从影视上看过不少的西式婚礼片段,但在现实中从头至尾观看一场教堂婚礼,这还是头一遭儿,倍觉新鲜。
没有大红的喜字,没有遍地的彩纸屑,更没有喧闹的锣鼓、鞭炮,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观礼的亲朋好友和游客陆陆续续地在教堂里坐定。中间甬道上铺设了一条红地毯,有管事的站在入口处劝阻着想从红地毯上走的人,说这是专门给新人走的,新人没走过之前,闲杂人等不得擅入,以免玷污了圣洁。
牧师和唱诗班早已入位。
音乐响起,新娘挽着父亲从门外款款走来(这一情节,被咱们中式婚礼偷师了)。
新娘明眸酷齿,一脸的喜气。父亲英姿勃发,温文尔雅。父女甫一亮相即惊艳全场。
行至半路,早已迎候的新郎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新娘,相挽而行(这个环节,咱们中式婚礼加戏不少,增加了双方互动,煽情的话、煽情的动作等不少桥段)。
牧师引经据典,高屋建瓴,在做着冗长的致辞。以往的印象里,牧师总是深目隆鼻,面无表情。今次换成了俺们中国的牧师,还是女的,满脸笑容,已经让人有些不适,再加上她一口地道的青岛话,极具喜感。
虽然教堂里并不禁止拍照,只是不要用闪光灯即可,但是在这样庄严肃穆的场合里,那些长枪大炮总是在抢镜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扰乱心神,破坏气氛,让人感觉不爽。
两位新人在凝神倾听着耶稣基督传递的福音。
新人重复着牧师的话,彼此深情祝福着地久天长,宣誓、祈祷、向长辈致礼并相互交换戒指。
唱诗班吟唱起了空灵的圣歌。
礼毕,在亲友祝福的目光里,新人步出教堂。
教堂门前拍照,也是既定的仪式程序之一。
刺目的阳光下,浓郁的槐花香气伴着清凉的海风若隐若现,教堂的钟声适时地响着,正是上午11点。宝马香车在一旁候着,新人出了教堂,大概旋即就会去酒店了吧?那才是国人上演数千年的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