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花,烂漫娇妍;
夏日的绿,葱茏盎然;
夏日风光好,求索在路上。
敞开心扉,交流碰撞,
研语馨香,共话成长,
邂逅美妙时光,深耕语文课堂!
岁月清浅,时光潋滟。又是周三,北二分全体语文家人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就像这炎炎夏日一样,热情如火。
本次教研活动在吴孟娜老师温婉大方的主持中拉开了序幕。
本次的教研活动共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由一年级组秦心怡老师带来新教师汇报展示课《小壁虎借尾巴》;第二时段由六年级组李佳琪老师带来《骑鹅旅行记》整本书阅读分享课;第三时段由特邀专家张丽霞老师点评。
青春洋溢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孩子,童趣盎然的课堂让我们一扫夏日午后的困倦。
秦心怡老师虽然上班还不到一年,但课堂上她教态自然大方,语气亲切有感染力。课堂上她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整节课目标明确,环节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展现了北二分新教师的风采!
李佳琪老师首先让孩子们分享思维导图,梳理尼尔斯骑鹅飞行路线、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接着引导学生聚焦主要人物尼尔斯的变化,探寻人物发生变化的内因。课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整个过程中,李佳琪老师勇敢地退,适时地进,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小手林立,智慧碰撞,精彩迭出,在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加深了理解,发展了思维。
张老师高屋建瓴,指出了低年级阅读课应注重三位一体:融识字、理解、表达为一体;融知识,趣味,科学为一体;融语言、礼仪、方法为一体。她强调文和道是融在一起的,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有学法的引导,让学习真实发生。
对于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分享课,张老师指出重在“分享”二字,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分享对人物的理解。她强调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绝对不是靠阅读单篇文章能够做到的,而是要推进整本书的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个孩子能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才是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研中思 思中学
在骄阳似火的夏日,我们相聚美茵报告厅,观摩了两位老师的现场课。两位老师风格各异,但呈现出的课堂都非常精彩。
秦心怡老师活力满满,引导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小壁虎借尾巴》的学习中。她的语言铿锵有力,全程吸引着这些一年级的小豆包们。秦老师的课程环节设置巧妙,课中的精彩两分钟及时补充了动物尾巴的知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尾巴各有用途。分角色朗读是本课课后题的要求,秦老师让孩子们充分朗读,读的同时加上动作,这也让课程有趣起来。
李佳琪老师在这节阅读分享课中以退为进,将课堂还给孩子们,整节课十分精彩。无论是思维导图的展现,还是孩子们就问题展开的讨论,都令人为之赞叹。阅读充分,思考深入,讨论细致且论据充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养成可见一斑。李佳琪老师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推着孩子们往前再走一步,思考再深入一层。
观摩课堂,学习反思,我们在教研中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
一年级 潘砚楷
赏低段趣味课堂 品高段思维绽放
盛夏时光,周三研如约而至,恰逢一年级和六年级老师课堂展示,似乎预示着期末教学的有始有终。两位老师风格不同,却同样精彩绽放,给这炎热的六月送来一阵阵清新活泼的凉风。
一年级秦心怡老师执教《小壁虎借尾巴》,富有童趣的“捉蚊子”识字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可爱的小壁虎动态图紧扣课题突出“一条长长的尾巴”,精美的图片教具理出故事脉络,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降低认知难度,特别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生动的角色对话朗读设计,不仅让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更深刻,还有助于学生在语感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最为巧妙的是秦老师借助精彩两分钟学生拓展的小猴子、小松鼠尾巴的知识和图片,鼓励学生借助文本语境大胆想象创新对话,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也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可谓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秦老师年纪轻轻却落落大方、语言干练,赏其课堂让人顿感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澎湃之势。
六年级李佳琪老师带来的整本书阅读分享课《骑鹅旅行记》又仿佛夏日里的思维之风徐徐吹来,让人倍感清新和自然。开课之初,轻松的聊天中老师看似无意实则匠心分享学生四幅不同类别的思维导图把书读薄,回顾理清人物多、对话多、信息庞杂的小说文本。以“之前”和一个“变”字为突破口,通过图示式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前后联系,使学生多角度地感受人物的形象,探寻尼尔斯三次选择背后的原因,感受主人公尼尔斯的成长变化。既渗透整合和分类的思维方式,又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有效提高学生整理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猜人物、品细节通过问题导学、任务驱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阅读的兴趣,提高欣赏水平,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我们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不断进取,不断成长。
二年级组 张文晓
夏日“研研” 众行致远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盛夏六月,相约美好。
今天下午的教研课,分别是一年级秦心怡老师的现场展示课《小壁虎借尾巴》和六年级李佳琪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分享课《骑鹅旅行记》。两位青年教师精彩的呈现令我印象深刻。
秦心怡老师这节课,教学环节自然、流畅,教师语言简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秦老师精心设计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首先是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齐读、自由读、男女生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既读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读出了童趣。其次,是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读懂原文中小壁虎与燕子和老牛的对话后,让孩子们通过“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以及燕子、老牛为什么不能借尾巴,从而使孩子们学习表达。学生精彩两分钟分享了小松鼠和小猴子的尾巴作用后,秦老师及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分别代入小壁虎、小松鼠和小猴子的角色,演一演借尾巴。通过体验、实践,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李佳琪老师让孩子们根据人物卡片,抓住尼尔斯的变化进行分享。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畅所欲言。李老师则通过适时引导,带领孩子们深入思考,理解人物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课堂因生动而精彩,教师因扎实而优秀。夏日“研研”,众行致远。
三年级 杨彦彦
趣读单篇 悦享整本
翠绿成荫,芙蕖向夏。听议评析,漫溯课程。“上一节有情趣的语文课”校本教研活动如约而至,家人们齐聚美茵报告厅边听边学,边学边悟,收获满满。
第一节由秦心怡老师给大家展示《小壁虎借尾巴》的现场课。心怡是一位年轻教师,但从她的课堂上却一点也看不出她是一个上班不到一年的新教师。沉稳的台风,亲和力拉满整个课堂,孩子们在她的带领下逐步深入语文学习。随文识字与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恰到好处、趣味十足。
第二节,李佳琪老师展示了《骑鹅旅行记》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佳琪的课堂氛围轻松,师生在“聊天”中逐步梳理故事主线,认识主人公尼尔斯。孩子们制作的思维导图各有侧重,孩子们的表达各自精彩。通过对比感受人物的变化,通过描述细节析透人物品质。孩子们的分享成为整节课的“重头戏”:沉浸聆听,及时补充,甚至还有争辩。借助学习单,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放弃”有了深入的认识,对“成长”有了全面的解读。
趣读单篇,悦享整本,一节又一节有情趣的语文课让学习真实发生。品析也好,思辨也罢,或动或静,课堂上孩子们的阅读是快乐的,孩子们的表达是生动的,此不为语文之悦乎?
四年级 付亚奇
教研之路 一路芬芳
炎炎夏日,教研送来一缕缕清凉。今天聆听了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展示课,感触很深。两节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第一节秦心怡老师作为新教师,课堂丝毫不输老教师。环节流畅,语言简洁干脆,富有感染力。读、写、说穿插课堂,内容充实而有趣。本堂课将知识、趣味和科学融为一体,增加情趣。秦心怡老师抓住对话,通过各种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小壁虎与其他动物发生的故事。
第二节李佳琪老师执教的是整本书阅读分享课,让我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更深的了解。分享课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起一个引导和适时总结的作用。六年级学生特别善于表达,并且敢于质疑和辩论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分享。有效课堂大概就是让学生愿意分享,乐于分享,并且学有所获。这也是我一直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年级 王晨阳
研磨促成长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又逢周三,我们齐聚美茵报告厅,共赴一场教研之约。
一年级的秦心怡老师为我们带来现场课《小壁虎借尾巴》,秦老师教态大方自然,课堂气氛活跃。秦老师上课之初,设置闯关环节,引导孩子们共同认读生字词,在回顾课文内容时,秦老师设计挖空补充主要内容,孩子们通过回顾,清晰知道小壁虎都到了哪些地方,向谁借了尾巴。课堂上,秦老师注重孩子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分角色读、男女互读、师生共读等,感悟小动物们的内心世界,读后让孩子们学会归纳,引导孩子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小动物不能借尾巴给小壁虎的原因。如果秦老师在课堂上对小壁虎的性格、品质挖掘深一点会更好,如“一挣”可以看出小壁虎的聪明,“爬呀爬”体现出的是小壁虎的坚持不懈、不怕辛苦,“多难看呀”体现了小壁虎也是爱美的,如果引导孩子们抓住这些关键词去理解,孩子们会对小壁虎印象更加深刻。
李佳琪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整本书阅读分享课《骑鹅旅行记》,整节课,李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每一环节的目标清晰,李老师善于给孩子们创设学习的抓手,抓住尼尔斯离家前后的性格变化,出示人物卡片图,引导孩子们抓住人物性格变化的关键词,分享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孩子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尼尔斯的成长历程在交流中牢牢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每一次观摩都是一次学习,每一次倾听都是一次进步,让我们在教研路上一路相伴,共进共成长,学习,一直在路上……
六年级组 刘晓燕
充实而又美好的时光匆匆而逝, 家人们意犹未尽。
每次研讨,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每次交流,都是一次提升。
学习,永不止步,成长,永远在路上!
下周三,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