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谋清的文章

许谋清
创建于2023-06-14
阅读 10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北京文学》和北京作家群

许谋清


    在我的印象中,《北京文学》在八十的年代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最初的几年,一个是末尾的几年。

    第一个高峰起始于七十年代末,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为萌发,到七九、八○年方之的《内奸》开始而蔚为壮观,在这期间,《北京文学》有一大批精萃短篇纷纷在全国获奖,除刚才提到的两篇外,还有邓友梅的《话说陶然亭》,母国政的《我们家的炊事员》,锦云、王毅的《笨人王老大》,陈建功的《丹凤眼》《飘逝的花头巾》,汪曾祺的《大淖纪事》,林斤澜的《头像》。又有大批的作品使人们对全国评奖留下了遗珠之憾,这些作品也有同等的轰动效应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人们甚至认 为《风筝飘带》比王蒙的获奖作品《春之声》更有魅力,觉得陈建功的《辘轳把胡同9号》比《飘逝的花头巾》更有嚼头,要深沉老辣得多。朋友们在谈到那时刊物发表的作品时,总是听人把《爱,是不能忘记的》当成张洁的最优秀的代表作,也有人称汪曾祺的《受戒》为八○年第一个短篇佳构。这个高峰一直到八二年邓友梅的《那五》,留下一个叫人回味不尽的句点。

    在这个期间,《北京文学》很明显地牵引着一个庞大的北京作家群。北京还有一批成功的甚至饮誉全国的作家,如丛维熙、刘绍棠、浩然、理由、陈祖芬、韩少华、中杰英、韩蔼丽、李惠薪、郑万隆、陶正、肖复兴等也都在《北京文学》发表过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时的《北京文学》有两个特点,一是拢住了一批中老年作家,一是扶植了一批文学新秀。锦云、王毅、陈建功都是从这里打响,而发展成有全国影响的作家的。

    八十年代中期,《北京文学》这块园地,有一度显得有些荒疏了。阿城的《棋王》跑到《上海文学》去发表,似乎是一个标志。那时的《北京文学》明显地有些拢不住作者。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发在《青年文学》,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发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有点寂寥了。我们当时就能看到《北京文学》的焦虑,他们借助老作家汪曾祺的文章呼吁:园已荒兮,胡不归。

    终于,《北京文学》再次振作,跃上它另一个峰巅。这个高峰认真地说是起始于八八、八九年,正在漫向九十年代。山东高密汉子莫言的《枯河》是《北京文学》从冷漠走向新的高峰的一个预示,并有朱晓平的《私刑》和他作了响应。八八年伊始,好作品就纷至沓来,层层叠翠。这个时期作品的思想比较庞杂,很多作品也还没有定论,很难有一个比较全面公允的界定。

    我只能从中举一个例子,有些人把这两年来北京的两个走红的文学新星刘恒、刘震云称为北京“二刘”。刘恒八八年有三个很有影响的中篇,其中最受推崇的是发在《北京文学》上的《伏羲伏羲》。刘震云八九年也有三个有影响的中篇,其中倍受赞赏的也是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单住》。我想,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有人说叫“二刘”也可以,说叫“三刘”也不是不行。热心的读者在刊物中还可以发现,还有一个刘庆邦。他的年龄比二刘还大一点,正在走向不惑。一个作家的成熟并不能简单地以年龄而论。你是梅花,就开在冬末春初;你是桃花、李花、杏花、迎春花,就拥着在春天去争去拼。你是菊花,秋天才是属于你的季节。这也是《北京文学》编辑们的一种感悟。

    我的感觉是,凡是《北京文学》办得好的时候,就是《北京文学》和北京作家群密切合作的时期。北京本身就吸收全国的精华。在文学方面,北京当然是藏龙卧虎。这也可以说《北京文学》得到了天时地利。它只要团结好北京的作家群就自然地成为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刊物。当然,《北京文学》也吸引了全国很多著名作家,同时造就了全国各地的很多文学新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北京文学》有个好的传统,它从第一个高峰延续到第二个高峰,那就是为断地分析作者,分析有哪些作家处于上升阶段。它时时为名家敞开大门,却不以名家壮自己的门面。它把侧重点放在培植处于上升趋势的作者上边,在他们身上下大力气。这里有老树新花,更多的是新芽竞发。有一个不老的作家群也就有一个不老的刊物。前不久,《北京文学》的组稿会上,我们又看到区别于八十年代初期的又一茬新人,已经显得虎虎有生气。其中以新写实主义的青年作家为其主要队伍,有朱晓平、刘恒、刘震云,有余华、肖安农、严啸建、魏志远、李平易,有刘庆邦、沙青、李功达,有黄宪国等,还有莫言和陶正(两人因故缺席)。这些青年作家已经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他们的力作并准备在九十年代继续在这块园地上显露锋芒。

    《北京文学》还有一个可贵处,就是和作家一起探讨文学的发展,有一番议论颇可回味。他们认为前一阶段文学虽是群星灿烂,也有一番浮躁,一些作品显得稚弱,常常是各领风骚几个月。今后的几年中,也许作家能静下心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多一些沉实的作品,甚至会有大作品出现。这也使与会的作家增加了创作的雄心。

    《北京文学》的成就,很重要的应该归功于它有一个实力雄厚了编辑队伍。他们在推出一批优秀作家的同时,也以此为自己建造了一个丰碑。这要归于《北京文学》编辑们的慧眼以及他们的良苦用心。

     

(原载《北京日报》1990年2月13日,第三版)

阅读 10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