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快,众行远”6月13日,象山县小学数学名优教师带徒第四小组的第七次活动在大目湾实验学校开展。本次活动主要围绕着以“为素养而教:指向深度学习的大概念教学”为主题,对复习课进行探究。
一、活动通知
二、课堂精彩回顾
1.罗欢欢老师《因数与倍数整理和复习》
第一节由罗欢欢老师给我们展示《因数与倍数整理和复习》,罗老师让学生在课前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课堂上先抽取一位学生进行汇报,同时板贴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复习相关典型题目,将杂乱的知识点梳理成具有条理性的思维导图,对比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感知思维导图应具备“全,序,简,联”的特点。最后,通过3道练习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巩固和提升。
2.高健军老师《因数与倍数整理和复习》
第二节高健军老师展示的也是《因数与倍数整理和复习》,高老师通过一组数据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板贴。紧接着,通过小组活动,在展示板上合作完成知识点的梳理。最后独立完成练习单,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3.郑蒋月老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第三节由郑蒋月老师给我们带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郑老师由具体情境导入,比较哪家商店购买更划算,通过学生反馈口算,估算,笔算回顾旧知。同时郑老师板贴6道竖式,让学生通过比较竖式的异同点进行分类,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三、观点报告
1.沈佳莹老师《因数与倍数整理和复习》研课分析
沈老师先对比3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详细解读,再结合本节课进行学情分析,并提出两点教学思考:1.整理,重在化零为“整”。2.练习,重在撬动思维。最后,沈老师推荐了贲友林老师的《因数与倍数(复习)》。
2.黄静如老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研课分析
黄老师立足整体视角,对教材进行分析。再出示学生的典型错题,进行详细的错题解读。并指出复习课通过对知识的系统梳理,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再建构。最后,黄老师推荐了周黎老师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习课》。
四、全员评课
第一小组对比了罗欢欢老师和高健军老师的课,认为两位老师对本单元的知识整理和归纳得都很到位,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两点疑问:1.对于复习课,课前和课内整理,哪种更合适?2.在整理2.3.5的特征上,有没有顺序上的讲究?
第二小组认为罗欢欢老师和高健军老师的上课风格各有优势,罗老师细腻温柔,高老师沉着冷静。罗老师通过对比师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充分感知思维导图的特点,建议罗老师的设计大胆开放些。高老师的互动环节较多,建议课堂预设充分些。
第三小组觉得罗欢欢老师通过边整理边练习,能将知识点落实到位。建议罗老师在课堂上多展示几位学生的思维导图,对比后更能体现思维导图简洁有序的特点。建议高健军老师在反馈环节,能将错误和正确的进行对比并及时小结。
五、导师点评
1.崔瑞雪导师
《因数和倍数复习和整理》是概念复习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是计算复习课。课的类型不同,复习的方法也不同。罗欢欢老师是通过课前整理,课堂上相当于二次整理,由于量较多,知识点间缺乏衔接,课堂环节显得有些零碎,并建议最后的三道练习改成与生活相关的综合应用的题。高健军老师课堂引入新颖,出示的数据很具代表性,但是在小组活动中,作品反馈太少,展示板应用不够到位。郑蒋月老师从解决问题入手,强调突破知识难点,建议估算的复习更到位些。三堂课都注重知识点的整理,但存在共性的不足:缺乏复习方法的指导。
2.张凯莉导师
郑蒋月老师通过情境的方式将整堂课都串联起来,除了笔算,还对口算和估算进行复习。首先引导孩子通过解决购买排球的问题对三方面的知识进行回顾,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足球和篮球的问题。通过对6道竖式的分类,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最后通过练习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3.顾金金导师
新课标提出结构化整合,复习课的整合有以下几点:1.分析现状,提出问题。2.单元知识和板块间的梳理。3.重难点练习,从一题到一类,方法技能的突破。避免同类题型,对习题进行整合。
4.陈贤景导师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直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整理是有难度的。郑老师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孩子通过解决问题,再进行知识整理,突破本单元的重难点,这种复习方式很适合低段学生。并建议在教学设计中,有些环节进行顺序调整,将关键性的问题放在6道竖式分类之后,课堂效果会更好。
5.胡海光导师
①复习方式的选择
复习课的整理分为课前整理和课内整理,一般来说,陈述性的知识适合课前整理,过程性的知识适合课内整理。知识类型不同决定选择不同的整理方式,但不存在绝对性地区分,具体应该根据课的理解和设计把握。
②内容取舍的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
③三个观点
1.教学设计从整体性进行思考,将内容进行整合。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2.通过大问题,大任务驱动自主进行整理与复习。
3.加强学情分析,调查学生到底在哪里。通过复习,让学生在基础上进行提升。通过错例分析,在辨析中强化。
循光而行,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以师徒之名,赴一场教研之约,期待下一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