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起来到强起来
——改革创新谋发展
观水中学小学部 陈玉武
【案例开发背景】
今天的五年级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对改革开放的重要影响与意义了解的不多,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解新中国取得的许许多多“第一”,让学生深刻感知今天的富足生活来之不易。
【案例活动目标】
1、通过分析数据、资料分析,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切身感受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
2、通过情景再现、资料整理,引导深刻感悟改革开放对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是如何富起来,强起来的。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重要意义。
【案例活动准备】
教师 有关改革开放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 课前调查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吃住行”调查表。
【案例活动过程】
活动一 视频呈现 有感而发
1、《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播放,看完视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初步的了解)
2、学生交流。(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的国家真厉害! )
3、教师:建国初期的新中国却不是这样的,吃不饱,穿不暖,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应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应归功于中国人民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改革开放 科教兴国(板书)。下面我们一起先了解一下我国的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这一决策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含义是: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课堂新授 :
活动二 改革创新谋发展
1、教师提问:你知道改革从哪里开始的吗? 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第一村。
2、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介绍小岗村改革的故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教师讲解: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劳动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出示1978年——2018年中国粮食年总产量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40年来,中国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1978年——2018年中国粮食年总产量
中国粮食产量增加,有一位老人功不可没。出示图片,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介绍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技术推广,提高了水稻亩产量,解决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除了农业方面发生的变化外,我国工业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台“北京”牌电视,到今天的复兴号高铁,世界品牌海尔家电,有力证明了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大步迈进。(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三 从小渔村到经济特区
除了农业和工业外,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变化呢?
1、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这首歌反映了什么?(改革开放) ⑵歌曲中老人是谁?(邓小平)⑶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2、在四个经济特区中,我们以深圳为例,探究一下,深圳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
出示图片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和今天的深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交流自己发现的变化。(三万人口的水洼小镇,变成了今天高楼林立、人口超千万的现代化城市)(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时期的两张图片对比,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改革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出示“深圳拓荒牛”图片,学生思考:为什么深圳人以拓荒牛为城市的标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进取)
活动四 科教兴国 促发展
改革创新的实施以及“科教兴国”的提出,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也促使科技、文化、生活等各领域全面发展,推动国家进步,走向繁荣富强。
引导学生学习课本100页活动园,从科技、文化、生活三个方面体会改革开放后取得的辉煌成就。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免费课本,免费校服等。
交流课前完成的调查表
思考:分析调查结果,这些变化反映了国家在哪些方面的成就。(吃、住、行……)
结束语:一个民族,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生机活力才能不断激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追梦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现在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肩负历史使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争做追梦人,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板书设计:
改革创新谋发展
对内改革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 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科教兴国 科技 文化 生活
【案例反思】
本案例设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直观视频、图片和数据等,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显著变化,从而领悟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一、学知识 促行动
杂交水稻、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墨子、大飞机等,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今天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了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二、有理想 有担当
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各行各业工作者艰辛的付出,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除了满满的自豪感、荣誉感外,还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唯有奋发学习,努力成才,才能担当未来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