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1+N”成长计划(第十期)|学习观摩典型教学案例探索科学教育实施路径

昌吉州闵建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阅读 7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教育部等十八个部门于2023年5月26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等工作目标。2023年6月12日,昌吉州员闵建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全体工作室成员线上参加由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23年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发展论坛——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郑永和老师带来主旨报告:《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导读。

上海黄浦区教育学院张瑞芳老师带来案例分享:《小学科学培育科学素养的十五年探索与实践》。

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顾长明老师带来案例分享《做思共生:小学科学课程育人的创新实践》。

江苏徐州市星光小学沈宁老师带来案例分享《双源·双维·双线:6-12岁儿童科学素养提升实践探索》。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评价教研员单道华老师带来案例分享《打开学习设计的暗箱:科学可见学习设计与实施》。

上海市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夏志骏老师和南京市秦淮区瑞金路小学姚虹老师分别带来三年级科学课堂展示课《磁铁的两极》和《不同的运动》。课后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指委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罗星凯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专业点评。

下午的课程为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案例分享。首先由河北省石家庄市南马路小学贾聪聪老师进行了《新实验教学,助力科学+跨学科实践课程》课例分享。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朱瑞小学杜志宇老师进行课例分享《“趣玩科技"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龙峰小学薛娟红老师进行案例分享《“未来科创城”开启科学拓展课堂新模式》。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吴欢老师进行案例分享《智能时代小学科技创新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工作室成员们虽然不能现场学习,但精彩的课例分享让大家仿佛享受了一顿丰盛的饕餮大餐。

工作室成员席亚萍老师:各位专家的优秀成果丰硕,各有特色,其中一位带领学生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发明奖项的老师说,新时代科学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我通过直播和回放反复听了他的观点。他说,做好底层的设计和做好未来的规划是科技创新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通过他自己参加国际比赛,他发现国际评委最注重的是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最终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水平。他们更关注孩子们的探究过程和原创水平。而我们欠缺的是一个顶层的设计,欠缺的是一个途径,欠缺的是一个自信。未来的科学教育,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哪些能力呢?第一,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提出问。第二,要学会人机对话,你说的话得让GPT能够听懂。第三个是审辩的能力,你要学会辨别我们的工具提供的东西是否能够为我们人类提供方便,是否适合人类。第四个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的能力。未来的科技教育方面,我们要更关注这几方面的能力。然后再确定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要想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作为老师必须要努力具有创造力。

工作室成员汪艳华老师:小学科学课程是提升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我深知身上的责任,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多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

工作室成员李芳老师: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把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思维能力。同样一个实践活动,孩子做出来的步骤肯定不一样。在做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思索不同的做法,这个就是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工作室成员王海霞老师:这次课程教学论坛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一切科学知识的获取都需要通过实践验证。实践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源泉。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阶段就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科学实践探索思维的培养建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提升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身为一线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闵建玲老师总结到: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最近,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科学教育主要是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它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正在面临一场彻底的更新和变革,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这一点自不待言。因此,我们要在自己的科学课堂上播下科技报国、科教兴国的种子,相信未来会有无数科学家的苗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希望我们大家能带领自己的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阅读 7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