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潮:神奇的川平法。(附实操病例分享)

康复治疗师大白
编辑于2023-06-17
阅读 29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川平法/反复促通法(RepetitiveFacilitative Exercise, PRE)是近年来日本最为流行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川平和美在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康复治疗经验提出的新型的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理念。他被称为脑卒中康复革命——是目前为止针对脑卒中6个⽉最佳康复期后的全新康复技术。在日本物理治疗指南(2023版)内,不管发病是否超过6个月,川平法均为最高等级推荐的徒手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出现麻痹症状的原因在于传送大脑指令的神经渠道受损,然而川平教授等专家发现,具有强大可塑性的大脑在受损后仍会积极寻找其他神经渠道传送指令。按照这一原理,川平反复促通法可以指定正确的神经传送渠道,由康复师帮助患者一起进行伸张反射等一系列动作,由此提高受损部位周边的神经兴奋水平,同时使患者轻松地掌握规定动作。当患者实现目标动作后,再通过反复强化训练确保新的神经渠道重建并得以强化。

    神经传导通路的再建和强化是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而重复大量的肢体功能促通训练是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根本保证。治疗师运用反复促通疗法对患者进行个体治疗,通过操纵麻痹的手脚、前臂的弱电刺激、弱电刺激下的步行训练(利用平行杆),组合使用不同程度的电刺激、振动刺激,达到改善瘫痪,实现和重复预期的运动,从而进行大脑重建和加强脊髓神经回路,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

川平法神经学支持理论之一,赫布理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际治疗中的效果分享吧!

    患者谭 X X,男,60岁。2022.04.10晚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就诊于当地医院。CT示:脑梗死。立即给予溶栓治疗,症状未缓解,转诊至市区某脑科医院,予患者取栓,支架植入等对症治疗。术后昏迷10余天后意识转清。2022.06.02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但上肢预后不佳。

患者头颅CT,拍摄时间2022.06.20。

    患者本次入院时间为2023年5月,发病时长超过一年。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患者入院时的样子:

00:06

    可以看到的是,患者在进行肩关节运动时,是非常吃力的。

    通过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初步得出患者的问题,如:肩胛骨稳定性差(菱形肌迟缓)、躯干代偿明显(前锯肌存在粘连)、肩前屈无力(三角肌前束启动障碍)、肘关节伸展困难(肱三头肌迟缓)等。

    针对患者的问题,我们通过川平法对患者上肢的多个关节进行了促通与纠正。通过20次治疗后。

00:12

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运动能力大幅改善。

00:11

肩关节控制能力显著改善。

这就是川平法的魅力!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康复院区康复治疗科,位于康复楼三楼。拥有2000平米康复治疗大厅,配备国内外高精尖的康复医疗设备,包括瑞士步态评估与训练系统(下肢康复机器人)、智能上肢训练机器人、挪威Redcord悬吊治疗系统、意大利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力感减重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天轨训练系统)、经颅磁治疗仪(TMS)、经颅直流电治疗仪(tDCS)、冲击波治疗仪以及各种康复治疗设备50余台件。科室以神经康复为主。开展脑卒中、脑动脉瘤术后、脑外伤、脊髓损伤等造成的昏迷、肢体功能障碍、吞咽言语障碍等各种后遗症与并发症康复评估与治疗,以及心肺康复的评估与治疗。

    白德浩,理学学士,康复治疗师。河北省中医康复学会委员。现为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治疗科神经康复一组组长。河北省唯一川平法国际中级认证。2020-2021年曾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擅长使用川平疗法,神经滑索技术,PNF及新Bobath概念等,对中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评估与治疗,对患者上肢及手恢复、运动能力的改善及步态调整等方面疗效显著。曾先后三次参加新Bobath概念学习班,并已取得国际认证。擅长使用贴扎疗法及冲击波技术对亚健康人群,运动损伤患者行评估与治疗。并已取得贴扎疗法及泛化冲击波治疗理念的国内认证。现有省卫健委在研课题一项。

咨询电话:18903276271。


微信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医院地址:沧州高新区向海路5号


公交线路:市内乘307、235路公交车即可到达。

阅读 29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