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渔村的春天

静静的风景
创建于2021-02-26
阅读 6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要更早一些。当我们的脚步踏入歙县境内,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车子在高速路上飞驰,沿途山上茂密的丛林间,粉色的山樱花不时地从我们的眼前闪过,让我们对即将到达的卖花渔村充满期待。
      这个春节,卖花渔村无疑是较火的网红打卡地。色彩斑斓的梅花盛开在丛林掩映的山野,飘飘渺渺的云雾缭绕在沟壑山峦,仿佛给这个早春的小山村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慕名而来的各方游客络绎不绝,让这个宁静的小山村热闹非凡。
       卖花渔村并不大,180多户,不足千人口,位于歙县东南7公里处,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本名洪岭村。经过千年的演变,村形如鱼,村头尖尖状如鱼嘴,而村腰则渐宽如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如鱼的剪刀尾。据史料记载,唐禧宗乾符年代里(874-879),渔村洪氏四世孙洪必信,号梅窗隐士,嗜书史,善吟诗,爱花木,尝于室之右建小楼数楹,植梅于前,作诗以自适。自此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以至这个山村家家种梅,户户植花,庭前屋后,山洼溪边,梅花遍野。历经代代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盆景经济。村中形态各异的盆景处处可见,罗汉松、梅花、榆树随地撒绿,就像一个巨大的盆景公园。
      当我们一行人走进村子里,就感受到了她的魅力。穿村而行,沿途每家每户的院落里都是形状各异的盆景。高低不齐的景观,错落有致的花木,造型独特的“龙”形桩虬枝,鲜艳夺目的枯桩老梅,络绎不绝的人群,洋溢着春天的味道。

      穿过赏花观景的人群,沿着山间小道而上,我们一行人攀登到了山顶的观花亭。站在亭内,放眼瞭望,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徽派小楼摩肩接踵,古朴优雅、静谧祥和的小山村尽收眼底。山腰处,尚未凋落的梅花枝与繁茂的草木交相辉映。白色的、粉色的、红色的梅花点缀在绿林间,格外醒目亮眼。尽管过了盛花期,但是在阳光的映照下,依然可以体悟到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一杯清茶放飞无人机,在连绵峰峦上空俯瞰幽静的小山村。随着无人机或远或近、或高或低飞行,一副更加精致唯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梅花朵朵,翠竹青青。我们挥动着帽子,对着无人机欢呼,欢声笑语回荡在绵绵群山之中。
00:00
      我来到一株盛开的梅花下面,深吸一口气,品味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蕴;回味着伟人笔下“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那份闲适与淡然;感受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朗与情怀。一些户友们摆出各种姿势,把靓丽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挥洒在连绵起伏的莽莽群山中。
     顺路而下,在小山峰的另一边,成片的梅林开得愈加繁复。穿梭在梅林间,徜徉在花海中,嗅着微风漾起的清香,一份惬意与舒怡油然而生。此时此刻,诗与远方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唾手可得,并非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把握当下,珍惜眼前;放下不可得,褪去虚浮;恣意挥洒,活出自我。快乐就这么简单。
      这里有期盼的春暖花开,有阳光灿烂里的良辰美景,不打鱼晒网,只在纷纷春雨里,绽放透着白的、红的、粉的花蕊,就好似天边飘荡的云彩。

     作别卖花渔村,那些美好的画面已经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成为难以磨灭的人生印记。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深渡镇的新安江畔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早春的新安江似乎还未从寒冬中苏醒。枯水期的新安江显得格外宁静。停泊在岸边的一排排船只彰显着丰水期的繁盛。依江而建的农家乐在风轻月淡的夜晚收纳下我们流浪的脚步。暮色中,风景和忽善人划着小船在风平如镜的江面上荡起微微涟漪。单薄的小船,挥动的船桨,落日的余晖,腾空的石桥,营造出一副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水墨情境。
      举杯换盏,“对酒当歌”。我们虽没有古人的豪情与雄迈,却也拥有了风雨过后的淡泊与坦然。明月青天,“人生几何”。意义不再是穷追不舍的人生命题。今夜,我们依江而眠,在繁星闪烁、冷月无声的江边,聆听新安江的脉动。
二、  游走在阳产村的土楼间

      当太阳把灿烂华光投射在漫山遍野时,我们已经踏上新的征程。平坦的乡村道路上,回响起坚定而厚重的脚步声。踏着阳产古道上历经几百年的青石板路,嗅着山樱花幽幽的清香,吸纳着山林里清新的空气,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半山腰处的阳产土楼村落。
      山腰处,清一色的土楼鳞次栉比地紧挨着。小巧而精致的土楼参差不齐却也错落有致。单从外观看,高度和宽度都差不多,外墙的颜色也近似,就地取材的泥土,夹杂着点点碎石子,泛着微微的土红色。统一的两层半,不足10米的高度,3米左右的宽度。只有房屋间数上的差别。尽管因地势而高低起伏,却也整齐划一——一种有规律地杂乱无章。讲究一点的,在外墙上粉刷了一层水泥。墙面显得比较光滑一些。
      地方政府旅游意识较强,为每家每户的房屋编号挂牌,进行精心细致保护,统一纳入文物保护范畴。也正是因有了这种意识和举措,才让这个山窝里的特色村落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以原始风貌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后人历史的记忆。
      在政府旅游开发政策感召下,有些村民把土楼改造成农家乐、客栈,搞起了特色乡村旅游,让沉睡多年的土楼焕发出蓬勃生机。
  
       村子里大多关门闭户,居住的人不多。走进村子里,偶尔可以遇见年长的村民。在一处土楼前,我发现一位老奶奶正在吃早饭。于是走上前去,与之攀谈。她的话我不大能听得懂。大致可以了解到:她孤身一人在家留守,儿子一大家子都在外面打工,平常就剩下她一个人在家生活。这些土楼有60多年的历史了,使用山沟里的泥沙,加上一种叫爬爬粉(音)的粘合剂混合物夯实而建。
      我没搞明白爬爬粉是什么。大道告诉我,他在福建参观土楼时,了解到有这么一种野藤,它的提取物有较强的粘连性。爬爬粉大概也是这类野藤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物质。从外貌上看,老奶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只是耳朵有点背。根本看不出已经87岁的高龄。我想,在这样的年纪依然有如此硬朗的身板,除了一生劳作不辍之外,还应该得益于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吧。
  
      厚实凝重的土楼,高大繁茂的古树,层叠绵延的石板,无不彰显着阳产村的古朴典雅。每一处每一物都承载着历史的积淀,散发着文明的韵味。户友们三五成群,或站或坐,或行或停,拍照留影。在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体悟与情怀,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庄重与尊崇。
      此时,阳光越过山顶,把浓烈的金色播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幢幢微微泛红的土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明亮耀眼。如同我在某个童话电影里看到的童话世界一般。
      那幢废弃的村小校舍,既明示着这个小山村曾经的喧闹与繁盛,也昭示着这个小山村如今的没落与孤寂。我不敢想象,一个没有了孩子,没有了年轻人,只有留守老人的小山村还有多少生命的气息。
00:00
三、行走在文昌古道上

    翻越孕育出阳产土楼的山脉。我们向着文昌古道进发。
     早春的山野,处处传递着春天的信号。粉色的山樱花在山腰、在山脚,诗意地绽放;个头矮小的紫堇花紧贴地面悄然迎客;一些不知名的山花含苞待放。它们正在等待着一阵风,或者是一阵雨。枯黄的落叶堆积在羊肠小道上,与鲜艳的花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踩在松软的落叶上,稍不留神,就会滑倒。繁密的茅草丛,尚未返青。但是叶片犹如锋利的锯齿,不经意间,就会在裸露的手背上划出道道血痕。疼痛难耐。我们艰难地前行。仁厚的咖啡哥走在长长的队伍尾部,时不时地停下来,等候因体力不支而停歇的户友。我顺手从路边捡拾起枯败的树枝,经过简单的修理,让给那些没有携带登山杖的户友,以防跌倒受伤。茶庄明显力不从心。走走歇歇。向左向右悉心地陪伴在身边。我把登山杖让给她。咖啡哥则背起她的行装,以减轻负荷。传说中的三姐有点儿力不从心,坚持着跟紧队伍。
       翻山越岭,我们不紧不慢地翻过了两座山头。站在山巅,目之所及,除了崇山峻岭之外,还有几处小山村散落在山腰和山洼处。在一个半山腰的小村落,也是清一色的土楼。规模不是很大。两个依山而建造的水窖出现在村头。水窖里集满了清澈纯净的山泉水,丝丝细流从缝隙间渗出,汇集在水窖里。这里应该就是村子里饮用水源。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两个水窖默默地养育了村子里一代又一代人。咖啡哥学着地导,用水窖里的木瓢舀上一大瓢山泉水喝了下去,咕咕咚咚地装满了肚子。以至于走起路来,肚子里发出咣咣当当的声音。
      穿村而过,跨越又一个山峰,我们终于踏上了文昌古道。整齐而又规则的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说明这里经过了专门的修整。大概是为了发展旅游所需吧。古道边茶园成片,油菜成行。刚刚绽开花蕾的油菜花,正在满含深情地吸纳着春天的阳光。吐故纳新之后,如果再有一场春雨浸润,金黄色的油菜花就会汇聚成一片金色的花海,流淌在舒缓的山坡。抬头仰望,天空纯和明净,纤尘不染。白云悬浮,碧蓝深幽。那深邃旷寂的蓝色天空犹如一方魔镜悬在头顶,让人萌发出一种奋不顾身想要投入进去的冲动。置身于自然大境之下,人类是如此卑微与渺小。走出自我封闭的内心,冲破小圈圈人的藩篱,你会发现,人生还有更加旷远的情怀,还有更加宏博的格局。如此,才不会陷入自我设定的困局。
       此时,我已经无心品赏这旖旎的春光,无法关注这无边的美景。就筋的左腿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要忍受一下酸疼的折磨。看着向山脚下延伸的石板路,我有点儿心虚。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拄着登山杖,我跟在糖糖的后面,时不时地跟她聊上两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以减轻痛感。一瘸一拐地坚持着。糖糖手里端着一个小塑料盒子,那是她从水窖里汲取的山泉水。我看得出,她走起路来,也有点儿不稳。冬莉问我行不行。我应答着行。其实,不行又怎么办呢?我隐忍着疼痛,咬牙前行。生怕稍有停歇,我就会失去走下去的信心。
       身后的山体越来越高,蜿蜒曲折的山路越来越长。山脚的村庄越来越清晰。我如释重负,终于走下来了。

      午后的阳光穿过车窗,洒在车内,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和煦。春天在广袤无垠的山野里,春天在每个人的内心里。
00:00
(感谢户友们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提供的精彩美照)
阅读 6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