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绘季节之彩——刘俭朴花鸟画赏析

济南市中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创建于2023-06-12
阅读 10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梦里秋园红满天,金果如潮又一年。往来丹青堂前燕,总把雅韵送人间。”这是山东画家刘俭朴的花鸟画作品给我的整体印象。 刘俭朴对设色下过一番苦功。他十分讲究施彩的合理性,在作品中力戒色彩斑驳繁杂、生涩叠加的痕迹。在他看来,施彩不能过于随意,因为这不仅会伤害色彩的纯洁性,也会降低画作的审美品位。他深谙“墨分五色”“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施色之道,在继承“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唐王维《山水诀》)的同时,侧重于施展“行笔磊落,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以墨彩为主调的重彩技巧,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物象的艺术表现力。在刘俭朴的作品《思思红金果》(见下图)中,物象造型含蓄儒雅,设色清秀明丽。此作以浓淡、干湿穿插配合的墨线作为造型骨架,用笔不刻意强调粗细变化和枯润疾徐,而是信手驱使,不加雕饰,顺乎自然。从此作中可以看出,画家用“墨线”的律动变化为物象造型,又用墨彩的多维演化来表现物象的韵律、节奏和精神,从而拓展出一种富有质感而灵动自然的效果。画家不为物象的外在表现所役,如同音乐家轻松自如地演奏自己所喜爱的乐曲一般,将自信、自乐、自得之感赋予画面。那红透了的山楂从上到下、疏密相间地挂在枝叶的怀中,煞是惹人喜爱。从果实那“丰登红里点金”的俊俏之美中可以看出,画家追求的不是物象的写实,而是神似、意象和意趣。在此作中,画家的笔致是轻松的,似闲庭信步,但在谋篇布局上却没有掉以轻心。画家将四组不同位置的枝叶和红果安排得恰到好处,使画面既显丰富又无杂乱之感。枝叶、果实的俯仰向背、穿插交错、疏密聚散均十分严谨,审势得宜而不悖画理。

花鸟画以其特有的“鸟语花香”的美学意象感染着观者,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从少年时代起,刘俭朴就对花鸟画钟爱有加并求索不辍。他从前人经典作品的脉络中汲取营养,从自然花鸟的源头里磨炼笔墨个性,并以此将自己所追求的美学意义展现在画纸上。刘俭朴的作品《春光》(见下图)是一幅颇具现代文人画笔致的作品。一块拔地而起的突兀顽石占据了大半个画面。一只单爪独立的锦鸡雄踞于顽石之上,那直指苍天的鸡尾翎毛给人以傲视天下之感。此作的精妙之处在于对锦鸡与巨石的刻画。画家以寥寥数笔便使画面变得颇富戏剧性。画中锦鸡似在呼伴,似在晒羽,似在欢歌,似在觅食。它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展现着春日里的盎然生机。画面中,占有较大面积的巨石以淡雅的墨色绘成,而锦鸡则施以亮丽的色彩。返璞归真的色彩运用方式彰显出浑厚天然的视觉效果,使物象拥有了生命和灵性,增添了作品的气韵,强化了画面的格调和意境。画中朴拙的线条和笔触体现出画家“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隐迹立形,备遗不俗”的笔墨掌控能力。题款中的“春光”二字既点明了作品主题,也满足了观者的遐想之需。

现代文人画的兴起给沉寂多年的中国画坛注入了活力与发散的创作思想。刘俭朴正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画变革大潮。他在借鉴恩师李苦禅、岳祥书的画理、画论和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文人画思想相结合,以意写形,以神赋彩,使作品呈现出简约典雅、朴实自然的美感。他通过由虚到实、由实到虚的质性演化,为作品覆上了一层建立在朴实真诚基础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之光。在借鉴、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他努力探索着属于自己的“独立景观”,不断追求着花鸟世界的独特魅力。

来源:《中国书画报》

阅读 10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