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研,共同发展——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小学教育集团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备课研究与课例展示

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小学
创建于2023-06-11
阅读 15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并践行新课标精神,探索大单元教学路径,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教师对教材的文本解读与单元整体教学能力,2023年6月9日上午,由杨墨副校长带领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大单元集体备课学教评一致性”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大单元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是南新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数学老师,就李倩慧老师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进行大单元整合后,《平均数》这一课例进行第三轮的磨课研讨活动。

研讨篇

  吴日娥老师介绍本次四年级组大单元集体备课,磨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吴老师从整合大单元教学设计目标、分析教材、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具体课时课堂磨课四个阶段来介绍大单元整体备课过程。

  王云老师针对教材所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措施,集团核心校、下抱坡小学和落笔小学四年级组周瑾老师、黎春花老师、崔明老师、刘瑰香对集体备课进行详细分析,发言时大家侧耳倾听,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次次透彻地分析与理解,大家对提出的问题共同整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教案。

           李倩慧老师进行说课

课例展示

         李倩慧老师带来“平均数”一课。李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由校园环境、创建文明城市切入主题,通过学生收集的矿泉水瓶情况引出平均数的求法的思考。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移多补少、先和后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感受平均分的含义。1、李老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2、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方法,提高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议课

         老师们纷纷表示,李倩慧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杨墨副校长总结强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可以坚持采用单元整合模式的集体备课形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互相促进,完善教案,改进教法。各位教师要不拘于形式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本次教研活动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以大单元集体备课下的系列课例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对大单元视角下的主题活动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携手做数学,让小学数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学生思考力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推进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载体。

阅读 15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