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由安康教学研究室组织,汉滨小学承办的“安康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会”如期举行。我和学校的刘良会老师参与了此次培训活动。非常荣幸能有此机会,让我们带着对新课标学习的困惑与热忱,与全市小语人齐聚汉滨小学感受了一次听觉与视觉的盛宴,也受到了一次新课标新理念的洗礼。
本次发展型任务群研讨活动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三位安康小语名师为我们带来的课堂教学展示,这三堂课分别立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对发展型任务群理念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新尝试。研讨会另一部分是由各县区教研中心的专家对新课标中发展型任务群的解读与落实的建议。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既有理论的引领也有实践的探索,可谓“容量足足,干货满满”。
《记金华的双龙洞》吴小红(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篇文章写作顺序的梳理,了解移步换景写游记的方法。2、以及用过渡句把景点连贯起来的写法。
教学环节:任务一、情景导入知任务
教师通过招聘小导游的海报创设了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并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顺序的表达和绘制路线图。
任务二、对比阅读理顺序
(一)学习绘制路线图
1.去寻找:让学生在《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学习文本中找到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并圈出地点。
2.去发现:这些句子都表明了作者游览的地点。
3.学绘制:圈出游览的地点并用路线图标出来。(课件呈现路线图: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出洞)
4.练绘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与绘制路线图的方法,自主阅读《颐和园》。圈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并绘制出相应的路线图。
(二)用过渡句串联景点
1.去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和动词。
2.去发现:发现这些句子的位置及其过渡作用。发现作者是如何用方位词和表示地点转移的动词把景点的转移串联起来的。
3.去理解:引导学生继续阅读《颐和园》和《天山》这两篇习作例文中的过渡句,理解和巩固如何用过渡句,如何用连词和方位词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
任务三 链接生活学表达
1.出示安康的景点香溪洞图文资料,提出任务:绘制出游览路线图,有序地写出游览香溪洞的路线。
2.再次出示招聘会海报,明确岗位职责。
本节课教师旨在学生在“实用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叙写能力。教师根据游记文本的特点创设了一个小导游招聘会的情境,而学生要应聘成功就必须学习如何有条理有顺序有方法的介绍景点路线与景点。作为第一课时,本节课学生的核心任务就是“用过渡句把景点串联起来”。这个核心任务之下又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朗读、观察、发现、分析、梳理、总结,在经典的游记文本中学习到了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并在习作例文中深入的理解和练习用过渡句串联景点的方法,最后是链接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绘制身边的景点香溪洞的路线图,并尝试用写的方式串联景点,最后是让学生关注招聘要求,有条理的介绍景点,应聘导游岗位。教师在教学中,以相关联的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实用性文本阅读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实践,整个学习活动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逻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练——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扎根和生长,也让“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掷地有声,落到实处。
《绿》宋紫春(二)
这节课教师立足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为我们呈现了一堂丰满而又充满诗意的语文课。
课堂对话之满:
整个课堂即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生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与诗人的对话。
任务驱动之满:
任务一:赏“绿”之画卷
活动一:读诗词入“绿境”
活动二:以声音传诗情
活动三:知诗人悟诗境
任务二:悟“绿之语言”
活动一:学诵读,感节奏之美
活动二:对比读,悟表达之美
任务三 感“绿”之意象
活动一:抓动词想画面
活动二:近诗人寻诗韵
任务四 扬绿之文化
仿照诗歌1-3小结,试着用颜色做题目创编小诗。
绿色意境之满:
教师通过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绿色课件,带领着学生在绿色的世界里反复朗读感受到了绿色的节奏之美,诗意之美;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表达之美;通过抓动词想画面的方式感受到了绿色的灵动之美;通过“知人论世”感受到了绿色的希望之美和生命之美。
文学素养提升之满
整堂课教师以任务为驱动,以文本为依托,运用多种方式带领着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和联想,感受到了现代诗语言和意象的独特魅力,学生不仅获得了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升了自己对现代诗感受和鉴赏的能力,学生也能尝试着创作属于他们心中的颜色之歌。
《表里的生物》陈忠云(3)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语文让生活更美好)
内涵: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在具体情境和交流中清楚表达,传递信息。
目标:在“实用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表与书面叙写能力。
教学实施建议:1.学习活动采用朗读,复述,游戏表演,讲故事,情境对话,现场报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搜集的信息融为一体。
2.围绕“大千世界”“科学家的故事”“家长文化”等主题开展阅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和交流生活中的感受与发现。
(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在阅读与表达中提升文学审美)
内涵: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感受文字语言和形象魅力,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基本特点,欣赏评价文学作品,提高文学审美品味,表达独特思考体验,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教学建议:引发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创意的表达者。
(三)思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思辨中感受理性之美)
内涵: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辨析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立场,辨别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培养实证的理性思维。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里课后习题,课前提示精心设计思辨问题。
2.从文本内容观点、人物评价角度或表达方式等角度创生思辨问题。
3.在文本的题目里,文中的留白处,矛盾处,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设计思辨任务。
4.运用表格提纲,思维导图,多媒体扩展资源等多种方式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把思维具象化。
5.优化学习活动,课堂上要突显学习活动的情境性和思辨性。立足文本,抓关键词和联系生活论证观点表达观点。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刘老师浅浅地参观了承办研讨活动的汉滨小学,小巧精致的校园里,有葱茏的翠竹和散发着香味的栀子花,更有随处彰显着校园底蕴的文化建设。
走廊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
古人云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名师示范课和专家们的精彩讲座,犹如一座灯塔为身处迷雾中的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会积极的学习新课标理念,努力在课堂中践行新课标要求,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继续开阔教育视野,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成长为一个即感性又理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教学生做一个感性的理性人。
在小小的课标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观念的种子开进步的花
在基础任务群里里挖呀挖呀挖
种积累与梳理的种子扎呀扎呀扎
在发展型任务群里挖呀挖呀挖
种实用阅读的种子开生活的花
种文学审美的种子开感性的花
种思辨的种子开理性的花
在拓展任务群里挖呀挖呀挖
种阅读的种子开丰盈的花
种跨学科的种子开融汇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