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建二师

Sam 大叔
创建于2023-06-11
阅读 20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史料记载,开发北大荒的第一支成建制部队,就是农建二师,它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


农建二师下设4/5/6团,而老爸是4团政委。

农建二师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97师,这支英雄的部队,曾在山东一带抗击日寇、歼灭蒋军,围剿土匪,它战功赫赫,威震四海。


将张灵甫的王牌74师,包围并歼灭在孟良崮的,就有97师。

威武雄壮的步兵第97师(摄于1951年)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97师解除了卫戍济南的任务,移防淄博一带,成为抗美援朝的预备部队。


随着抗美援朝的节节胜利,党中央进行裁军,将部分步兵师改编成农业建设部队。


毛泽东主席签发了一道《人民革命军事委员命令》。


《命令》中说: “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第97师转为农业建设第二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

接到命令后,农建二师政委晏成山、副师长马炳政,参谋长杨苏,即率所部开赴山东广饶地区(今东营市),师部驻扎在六户村。

各团驻扎分布图


抵达后,官兵们立即投入到水利建设之中,凭借铁锹铁镐,挖出一条运河,把黄河之水引入广饶。


正当部队轰轰烈烈忙于水利建设时,我作为农建二师的第二代,呱呱坠地于六户村的一户农民家中。

 后来的六户村农宅


对70年前的事情,淳朴的山东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农建二师,东营市【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创始人张生,以他浓厚的地方口音,生动地描述了当年的情景。

03:40


54 年,农建二师奉命北上,这支8300人的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赴黑龙江。


我,作为一岁多的小兵豆,也随着大部队从山东走出黄河口,跨过山海关,来到了东北。


 农建二师第一次党代会


农建二师四团先是进驻宝清,据【北大荒垦史】记载:

政委董彬和团长王秀乾同志着手勘察搞规划,政治处主任岳富孝同志忙于安排食宿,布置抓紧部队思想政治工作。


经过紧急筹备,部队在铁力县礼堂召开全团干部大会,宣布国营“十一”农场正式成立,岳富孝同志宣读了省委任命:王秀乾任场长,董彬任党委书记,岳富孝任副书记。


部队没有住处,战士们就用茅草搭建临时窝棚。


种地没有牲畜,更没有农业机械,那就用人力耕田,破开黑土地,播撒粮食种子。


没有正式公章,所有文件和公函,就延用97师的公章。

部队刚刚适应北大荒的新环境,又突然接到新命令:“农建二师就地转业,部队番号撤销”。


如此巨大的转变,近万人的部队该如何去面对呢?


农建二师不愧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全师官兵以民族振兴为重,服从了大局,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指战员们恋恋不舍地摘下肩章和帽徽,连同战争时期获得的军功章摆放一起,妥善保留起来。老战士们纷纷返回老家接来眷属,在农场里安家落户,他们接受了扎根北大荒的现实。


也就在这一年,我的小妹明丽,出生在了密山县,一个妥妥的小北大荒人。


小妹出生时,全身骨头松软,她的整个幼年,双腿都是弯曲的。老人说,那是因为她在母亲腹中未能得到充足的营养所致。可见当时北大荒的条件之艰苦,物资供应之缺乏。


初到北大荒的母亲和3个子女的合影。

母亲冯茹,她家曾是安徽某县城的大地主,家缠万贯,镇子里半数的房产和土地,都归她家所有。


每逢新四军大部队途径该镇时,常把冯家大院作为司令部所在地,曾住过她家的高级将领有方毅、罗炳辉等人。


冯家总是热情接待,为表诚意,则把家丁们的枪支弹药收集起来,交给部队。后来,也主动把土地,分配给农民租户。因此,在斗地主分田地的运动中,冯家没有被揪斗,解放后划分成份时,给她家定了个开明绅士,还受到政府表彰。


由于母亲在家里接触到部队官兵,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所以,她很早就加入新四军,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跟随方毅的部队南征北战。

开发北大荒动员大会

继农建二师之后,从朝鲜战场凯旋归国的铁道兵第五师,以及王震司令员率领的十万志愿军官兵,陆续进驻黑龙江。一场轰轰烈烈开发北大荒的战役,就此全面展开。


正是他们,在黑土地上挥洒报国激情,用生命塑造了可歌可泣的拓荒历史,谱写了黑龙江军垦建设的伟大篇章,孕育出可贵的北大荒精神。


何为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培育出来,是老一辈拓荒者的政治觉悟、道德情操、意志品格、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们把北大荒精神归纳成16个字,即: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如今, “农建二师”四个字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但是,龙江人民没有忘记这些开拓者,在密山和哈尔滨,分别修建了北大荒博物馆和北大荒纪念馆,以大量的实物和照片,来向后人展示这场英雄壮举。


父亲退休前,任哈尔滨副市长,主管农业。当时哈市居民的困扰之一就是冬天吃菜难,他启动的“菜篮子工程”中提出,要让市民们在冬天看到“窗外一片雪白,室内一片葱绿”。经过几年努力,全市冬季蔬菜供应问题,彻底解决。



密山北大荒纪念馆

哈尔滨北大荒博物馆

不知何故,老一辈们都很少讲述自己的早年经历。但这不意味着其革命生涯就可以被晚辈们忽略或遗忘。

父亲的档案中,是这样记载的:

董彬,1923年出生于安徽省来安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前后任过乡支部书记、交通站站长、竹镇市委书记、水口区委书记、步兵97师办公室主任、农建二师团政委、黑龙江省委农工部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哈尔滨市农场管理局局长、巴彦县委书记、哈尔滨市副市长等职,在解放战争中,荣立过三等功两次。


在父亲的追悼会上,官方悼词是这样写的:


董彬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在担任哈尔滨市政府副市长期间,为我市农业战线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深受组织的信任和同志们的爱戴。离休后,始终关心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父亲的墓铭志上,刻着两行字: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这是一批不辱使命的中国军人,亲手把一片荒凉的土地,变成富饶的共和国粮仓。如今,静静地躺卧在这片黑土地之下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虽未能埋骨于故土,但是,他们要在这里,继续见证奇迹。


值父亲百年诞辰之际,谨以此文,来表达子女们对父母的思念。



写于2023年6月10日     次子  世和



参考文献:

1、 中央农村工作部:《同意中央农业部党组关于开发东北荒地和农建二师移垦东北问题的报告》

2、 张向凌:【黑龙江四十年】

3、 张国洪:【北大荒大事记】

4、 郑加真:【北大荒六十年】

5、 黑龙江农垦总局史志办:【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6、 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开发建设北大荒】 (上卷)

7、 黑龙江省农业厅:【农建二师四团与铁力机械农场合并的通知】

阅读 20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